文物分類:藝術類\水墨畫
藏品描述:戴武光(1943-2020),出生於臺灣新竹,國立臺灣師範大學美術系畢業。曾應聘擔任歷屆全國美展、全省美展及各縣市美展評審委員,國立新竹師範學院退休後,於桃園中壢成立「養拙廬」畫室,從事繪畫教育及創作工作。平日觀察大自然的奧妙變化,作畫無論具象或寫意,每種表現皆有其特殊的風格。對現代水墨著力甚深,認為沒有新的構圖,就沒有新的視覺效果,沒有新的內涵就與時代脫節,是無法感動人的。此外堅守中國水墨畫的優點,想要在「筆情墨趣」、「文人思想」中,注入時代的生命,使「民族性」、「時代性」、「個性」融而為一。 本件〈中山樓遠眺〉為2006年中山樓啟用40週年「中山樓百景美展」作品。
款識:中山樓歌。錯翁劉太希先生作。
海在萬山外,人在萬山內,樓在一山中。萬山在目海在胸,雖不見海以海雄。崢嶸飛閣驚神工,金碧璀璨雕鸞龍。右山如旗,左山如鼓;前山如獅,後山如虎。馬祖馬公列階礎,金門澎湖為牖戶。基隆山勢正當關,棋布星羅千島嶼。天吳海若鼓腹而張牙,日與波濤汩沒相吞吐。文化黌舍絃歌聲,陽明園囿葱蘢樹。春來乍聽杜鵑啼,大地山河好歸去。烏乎!此乃前朝東夷割據之霸圖,而今廣堂尊國父。大屯山巒圍尊俎,山地女兒獻歌舞。遙見人家萬千,漁樵三五。紅葉滿山,夕陽無語。一片參天黛色,疑是武侯祠。數點沙鳥風帆,何如彭蠡浦。帶五湖襟三江,我不如王子安賦滕王。通巫峽極瀟湘,我不如范希文登岳陽。我欲大呼潮州之韓,被髮騎麟下大荒。我欲更呼瓊州之蘇,負瓢行歌來瘴鄉。我欲三呼紫陽之朱、白沙之陳、漳浦之黃,請法六經扶紀綱。我欲四呼南粵之趙、延平之鄭、扶餘之張,男兒似子非尋常。天風浪浪,海山蒼蒼。前招三辰,後引鳳凰。吾亦將晞髮於陽阿,濯足於扶桑。今登斯樓兮瞻慕高牆。如聞劍珮兮鏘鏘,如觀六龍兮游翔。如將降兮靈皇皇。明德萬古兮垂馨香。
丙戌之秋。武光於養拙廬。
鈐印:我月常新。以意為之。戴。武光。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典藏詮釋資料,2020。
參考資料:戴武光,《泠然希音—戴武光水墨書法》,國立國父紀念館,2006。
館藏編號:D_5_191
典藏單位:國立國父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