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藝術類\篆刻
尺寸描述:136 x 70 cm
藏品描述:臺灣印社為陳宏勉、林淑女伉儷於1982年冬,邀請當時年近30至40歲左右之臺灣印人成立之印社團體。當時成立初衷為期許該團體能不受師學門戶所囿,廣納各路師承者,共同為推動臺灣篆刻發展而努力。首次籌備會議於會員陳澤羣居處召開,共同選擇由梁乃予先生所建議之「印證小集」為社名,延請臺靜農先生書寫社名,旋即於次年元旦首次正式聚會並出版社刊,爾後每兩個月舉辦一次聚會並出刊會員作品合集。1996年1月改為「台灣印社」。創立迄今,會員多有出入,首任正、副社長分別為周澄、薛平南先生,陳宏勉任秘書長。後由陳宏勉出任第二任社長。
該會重要記事如下:1981年於陳澤群寓所開籌備會。1982年 於「周澄畫室」聚會,成立「印證小集」。第一集出刊,題課「印證」或「印證小集」,往後每隔月輪流於同仁處聚會、命題課,並將所刻擇其精者出刊,於聚會時領取。1984年出版永以為好印譜。1984年「印證小集作品展」於臺北市國軍文藝活動中心,「印證小集作品展」於高雄市中正文化中心文物陳列室。1987年「印證小集作品展」於國立歷史博物館國家畫廊,印證小集四週年月曆出刊。1988年印證小集五週年月曆出刊。1989 年同仁集刻文壽承刀法論。1992 年集刻陶淵明五柳先生傳,印證小集十週年月曆出刊。1993年集刻二十四節氣及十二月令,集刻作品由漢藝色研文化事業有限公司出版「好過日子」筆記書。
1995 年改名為「台灣印社」,出版印證小集55~57合集。1996年「台灣印社'96作品展」於臺北市立美術館307~309室。「台灣印社'96作品展」於臺中市臺灣省立美術館D1、D2、B7、B8室。台灣印社社刊第一集出刊。台灣印社作品展摺頁出刊。2000 年於臺灣藝術教育館舉辦「台灣印社2000作品展」。於臺南縣立文化中心南區活動中心舉辦「台灣印社2000作品展」。同年台灣印社社刊第五集出刊。2001 年於國父紀念館翠亨藝廊舉辦「台灣印社2001作品展」。同年「台灣印社會員作品展」於台中大墩藝廊(第一展室)展出。2005年於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舉行「台灣印社2005作品展」。2008年於國父紀念館翠溪藝廊舉行「台灣印社2008作品展」。2009年「台灣印社」二十七週年月曆出刊。2005年年起每年辦理全國大專篆刻比賽迄今。2019 年起每年辦理篆刻研習營迄今,每次活動規劃 3 天課程,安排專業講師進行授課集示範,為臺灣篆刻教育扎根。
此集拓作品輯成十之社內人員計有:周澄、蘇天賜、陳坤一、原田歷鄭、莊澄欽、薛平南、陳 約、蔡雄祥、黃崇鏗、塗順從、林舒祺、楊式昭、林瓊峰、吳耀輝、鄭多鏗、柳炎辰、甘錦城、黃書墩、黃嘗銘、陳宏勉、吳朝鴻、蘇友泉、林淑女、許培明、謝慶興、紀乃石、張嚴正、薛志揚、羅德星、張權禮、吳金洋、陳約宏、李清源、游國慶、杜三鑫、柯詩安。
( 部分參考資料引自 :台灣印社官方粉絲頁
https://www.facebook.com/p/%E5%8F%B0%E7%81%A3%E5%8D%B0%E7%A4%BE
100064320240306/,資料彙整編輯:古耀華)
本件為2001 年臺灣印社於國立國父紀念館翠亨藝廊展覽作品,款題「台灣印社輯刻歷代論印絕句」。臺灣印社爲二次世界大戰戰後臺灣本土第一、二代篆刻創作者匯聚組成之篆刻社團。多位資深社員均曾受教於渡海來臺的書篆前輩,並將所學再推廣、傳衍,是影響當代臺灣篆刻發展甚鉅的一個篆刻社團。此一印拓合計36方印面,各附邊款,刊誌歷代論印絕句之內容,乃以五、七言絕句闡述篆刻理念的精要文句。當年36位參與集刻的社員,為30至50年代出生之社員,年歲最長者為周澄,齒歲最小者為柯詩安,每位社員之篆刻風格面目各異,各領風騷,自成一家。印拓收錄社員集刻作品每人印面一方,邊款1至2面不等,採橫式排布,共計12行,每行輯3印輯其邊款,整體觀之,各具千秋。
出處:古耀華,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5。
館藏編號:E_5_146
典藏單位:國立國父紀念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