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武昌起義
登錄號:F_4_121的圖片(F_4_121_P01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F_4_121的圖片(F_4_121_P01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F_4_121的圖片(F_4_121梁丹美_(不明).jpg),第2張,共2張
文物分類:藝術類\油畫
藏品描述:梁丹美(1933-),廣東順德人,出生於上海。為知名戰史畫家梁鼎銘長女,自幼隨父親學習素描、水彩、油畫。1953年起,隨汪修元學習水墨;1959年起,在工作之餘勤於自修、研習繪畫。梁丹美擅長人物、山水、蔬果,尤擅花鳥,且愛梅成癡,最喜畫梅。1965年,與雕塑家、畫家姜宗望結婚。1980年獲中國畫學會水彩金爵獎肯定。曾任各大專院校的國畫班指導老師、中國文化學院副教授、中國畫學會理事、中國美術協會理事、中國文藝協會美術研究委員等職。曾舉辦過全國大小聯展、個展多次,並赴海外如韓國、日本、美國、香港、馬來西亞等地展出,亦常與弟妹們及夫婿合作,籌備父親梁鼎銘的畫展,致力推廣父親畫作。1980年代退休後,仍時常造訪國內外風景名勝,作畫不輟。

1971年,梁丹美應國立歷史博物館之邀,參加建國60年史畫繪製活動,完成50號油畫〈武昌起義〉。發生於1911年10月10日的武昌起義,是自1895年開始延燒的辛亥革命中的關鍵一役;歷經前十次起義的失敗,革命黨人士決定以武漢為中心,再度籌劃起事。過程中雖因行跡敗露,犧牲部分同黨人士,但最終仍成功占領湖廣督署,導致總督瑞澂倉皇出逃;10月12日攻陷武漢三鎮,中華民國軍政府鄂軍都督府成立。

此作主軸便聚焦於官員眼見局勢潰敗、狼狽出逃的一幕;人群背後還能看到烽火連天,可見衝突之激烈。梁丹美以此畫面象徵革命黨人士推翻滿清的成功,終結中國的帝制政體,藉此紀念中華民國建國60年。據梁丹美回憶,當時史博館為求畫作符合史實,更聘請史學家團隊,與畫家們討論背景構成,十分嚴謹。梁丹美的叔叔、亦是「梁氏三傑」之一的梁又銘,也有受邀參與此次史畫繪製活動。

出處:國立國父紀念館藏品描述資料,2020。
校訂:梁丹美。

館藏編號:F_4_121

典藏單位:國立國父紀念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陶把)的圖片
藏品(凹石)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水牛)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人-老監頭)的圖片
藏品(鵝掌藤)的圖片
藏品(屏東鐵莧)的圖片
瀏覽過這件藏品的人,也瀏覽過
藏品(秋山烟雨)的圖片
藏品(革命伴侶的結合)的圖片
藏品(荷塘清趣)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