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台灣評論雜誌社
材質:紙
年代:1992年11月1日出刊
尺寸:長:26 x 寬:19 x 高:0.3cm
取得方式:捐贈
原收藏者:張俊傑
藏品描述:〈發刊詞〉
2「評」地升起,「台灣」正逢其時!/鄭欽仁
「台灣評論」創刊的時代意義
〈社論〉
6迎接獨立建國的新挑戰/陳儀深
〈詩的版圖〉
8紅杉密林/李魁賢
〈企劃專題〉
9邁向獨立建國新階段
10台灣文化協會成立的歷史意義/張炎憲
70年後的省思
14人民覺醒,才是解鈴關鍵!/許慶雄
當前台灣所面臨的內外危機
18中國打算盤,台灣永遠是輸家/林忠正
兩岸經濟:經濟利益與國家意識的形成
23台灣建國的脚步越來越迫近了!/陳芳明
海外台灣獨立運動的新階段
28國民黨,錯將種族當民族/李永熾
民族主義的再詮釋
〈焦點人物〉
32「政治、道德、權力」是環環相扣的/王美琇
張燦鍙的牢獄沈思
〈運動方向盤〉
40「順應論」與「改造論」/陳儀深
平心檢討當前反對運動的路向
42不要挫魚式的協商,要堅持憲政目標的杯葛/許陽明
對監委同意權行使的看法
45文化創建,漫漫長夜?/楊碧川
台灣文化運動的失敗
48〈漫畫天地〉/魚夫、儒林
〈統一照妖鏡〉
50 不要拿「中華民族」來壓人!/李筱峯
〈經濟探針〉
54政府是股市投機炒作的罪魁禍首/徐凱傑
國民黨進出股市手法透析
58走一歩算一歩,走不了幾歩/王塗發
台灣獨立是促進產業升級的強心劑
61國民黨的算術不及格/楊澤泉
統獨經濟學
〈映象台灣〉
64「柳文卿事件」第一手珍貴歷史圖片首度在台公開/日本台獨聯盟圖、陳銘成文
〈歷史解密〉
74彭明敏當年如何脫離台灣?/陳銘城
〈篳路藍縷〉
78歷史,是一個瞭解自己的方式/黄燦庭
〈認同與定位〉
80人都有追求獨立自主的本能/游盈隆
變遷中的台灣人國家認同感
84「寸土必爭」是爲了保衛國土(上)/黄昭堂
台灣的領土問題
88認清中國眞面目,還敢三通?/謝嘉祥
從許信良的「直航無危險論」談起
91向寬容之道邁進/鍾肇政
「外省人台灣獨立協進會」成立有感
〈文化人素描〉
95款款深情都是爲了台灣/許振江
張良澤致力於台灣文獻搜集與研究
〈藝文廣角〉
98雨中寫郭倍宏與張舜華/林文義
100螢火蟲 /李敏勇
102眞正的台灣現代藝術,將與你的心靈靠得更近/陳來興
〈海外傳真〉
106正名,是永遠不變的心願
外爭國際支持的海外獨運團體新動向
109編輯手記
登錄號:KH2000.011.0630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