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1.jpg),第1張,共1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1.jpg),第1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2.jpg),第2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3.jpg),第3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4.jpg),第4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5.jpg),第5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6.jpg),第6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7.jpg),第7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8.jpg),第8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09.jpg),第9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10.jpg),第10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11.jpg),第11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12.jpg),第12張,共13張
登錄號:KH2002.018.0102的圖片(KH2002.018.102-0013.jpg),第13張,共13張
作者:謝惠民
材質:底片
年代:1961年7月13日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謝惠民
藏品描述:圖為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糖)的副產品加工廠,高雄小港區的新廠房一景。
在日治時期,糖業是台灣最重要的產業,但戰後糖業的重要性逐漸減少,如何發展其附加產業,創造更多的利潤,成為台糖最大的挑戰。在此思考下,台糖在高雄市小港的廠區開始興建副產品加工廠,於1961年(民國50年)7月14日,由經濟部長楊繼曾主持落成啟用,此圖即為該工廠之外貌。
1946年(民國35年)5月1日,政府將日人經營的大日本製糖株式會社、台灣製糖株式會社、明治製糖株式會社與鹽水港製糖株式會社合併,成立於上海;1947年(民國36年)1月19日由上海遷設台北;1948年(民國37年)9月9日經工商部核准為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隸屬經濟部所管單位之一;1966年(民國55年)7月1日試行大廠制組織,由橋頭、小港兩廠合併,改稱高雄糖廠。台糖早期以砂糖及糖業產副品產銷為主,近期積極推動多角化及轉型,成立砂糖、生物科技、精緻農業、油品、畜殖、休閒遊憩、商品行銷、量販等8個事業部,已從「單純砂糖產銷事業」之傳統農業加工業,逐漸轉型為涵蓋農、工、商及服務業等多角化之綜合事業體。
KH2002.018.102-0001:圖為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糖)的副產品加工廠,高雄小港區的新廠房一景。
KH2002.018.102-0009:圖為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糖)的副產品加工廠,高雄小港區的新廠房利用蔗渣所製造的塑合板。
KH2002.018.102-0011:圖為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台糖)的副產品加工廠,高雄小港區的新廠房利用蔗渣製造塑合板後堆疊的情形。

登錄號:KH2002.018.0102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影響電影雜誌第12期)的圖片
藏品(接骨木,木蒴藋)的圖片
藏品(刺青針盒)的圖片
藏品(生蕃屋商店發行官幣中社臺南神社)的圖片
藏品(陶碗)的圖片
藏品(上學/三本書持)的圖片
藏品(黃綠澤蟹)的圖片
藏品(高雄郵便局)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