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登錄號:KH2003.008.0148的圖片(KH2003.008.148-0001A.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KH2003.008.0148的圖片(KH2003.008.148-0001A.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KH2003.008.0148的圖片(KH2003.008.148-0001B.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KH2003.008.0148的圖片(KH2003.008.148-0002A.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KH2003.008.0148的圖片(KH2003.008.148-0002B.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KH2003.008.0148的圖片(KH2003.008.148-0003A.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KH2003.008.0148的圖片(KH2003.008.148-0003B.jpg),第6張,共6張
材質:紙
年代:1950年代至1970年代
尺寸:長:14 x 寬:10.1cm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楊蓮福
藏品描述:-1:愛河原指七賢橋到高雄橋乙段,今則泛稱全流域,日治時期初稱打狗川,設市後改稱高雄運河。高雄市民陳木潘於1948年(民國37年)在此經營「愛河遊船所」,當年招牌被颱風刮破僅剩「愛河」兩字,翌年有女殉情,記者即以「愛河浮起艷屍」為題報導,各報題相沿用報導,市民遂跟著稱其為愛河。今經市府多期整治,沿岸親水設施完善,為高市觀光河岸,風光旖旎。此為其1950至1970年代(民國40至60年代)以其作主題之明信片,圖中可見玫瑰教堂。
-2:愛河原指七賢橋到高雄橋乙段,今則泛稱全流域,日治時期初稱打狗川,設市後改稱高雄運河。市民陳木潘於1948年(民國37年)在此經營「愛河遊船所」,當年招牌被颱風刮破僅剩「愛河」兩字,翌年有女殉情,記者即以「愛河浮起艷屍」為題報導,各報沿用此題,市民遂跟著稱其為愛河。光復後,楊金虎任市長期間改稱仁愛河,迄今才改為「愛河」一名。此為1950至1970年代(民國40至60年代)以其作主題之明信片,圖中可見舊市府。
-3:愛河一詞早期不見於官書,是民間的稱呼,而且原來只指七賢橋到高雄橋乙段,今則泛稱全流域。官書中,日據時期初稱打狗川,設市後改稱高雄運河、高雄川;光復後,楊金虎任市長期間,改稱仁愛河,迄今才改為「愛河」一名。此為1950至1970年代(民國40至60年代)以其作主題之明信片,圖中可見舊市府。

登錄號:KH2003.008.0148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織布機)的圖片
藏品(台中車站歷史影像(12-2))的圖片
藏品(皮影戲偶頭-末)的圖片
藏品(埋葬蟲)的圖片
藏品(羅密歐向茱麗葉求婚)的圖片
藏品(鳳城新娘)的圖片
藏品(石鐮)的圖片
藏品(臺灣歪簾蛤)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