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登錄號:KH2017.018.0118的圖片(KH2017.018.118-0001A.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KH2017.018.0118的圖片(KH2017.018.118-0001A.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KH2017.018.0118的圖片(KH2017.018.118-0001B.jpg),第2張,共2張
材質:數位媒體
年代:1950年代
取得方式:購藏
原收藏者:袁英麟
藏品描述:本影像為海軍官兵歡送政治部監察組組長蕭政之榮退。根據照片提供者袁英麟先生說法,照片攝於1950年代。

左營海軍總司令部前身為日本海軍高雄警備府,建於太平洋戰爭末期的1943年4月1日。戰後由海軍第二艦隊司令李世甲將軍接收,先後做為「海軍臺澎專員公署」、「海軍第三基地司令部」與「海軍第三軍區司令部」所在地。1949年到1954年,海軍總司令部進駐高雄警備府原址的鎮海樓。海軍總司令部於1954年遷移臺北大直後,鎮海樓又先後由「海軍第一軍區司令部」與「海軍後勤司令部」等單位進駐。2006年「海軍後勤司令部」裁撤,鎮海樓原址由海軍教準部接管。

海軍總司令部政治部的工作,是管理海軍官兵的政治教育、紀律與品行,並防範來自大陸的共諜滲透。國軍監察工作,則是要確保軍中能否維護政策制度,進而監督層峰的命令有沒有被確實貫徹,並嚴肅確保部隊裡的革命紀律。海軍總部政治部監察組的工作,就是以確保海軍總部政治部有沒有嚴厲貫徹部隊裡的政治教育,確保官兵紀律品行並嚴格防範共諜滲透為主。同時還要確保,有沒有政治部的官員會以肅清匪諜為名行貪汙腐敗之實。海軍總政治部監察組可以視為蔣經國掌握海軍政治部門的一個重要機構。

蕭組長應為蕭政之。1920年(民國9年)出生於湖北省漢陽縣,二戰期間投身中華民國海軍,於國共內戰期間出任崇明縣縣長、滃洲縣縣長兼海軍岱衢巡防處處長等,為蔣經國的親信。戰後,從事海軍政戰工作的蕭政之,負責接運長山八島的山東反共同胞來左營,為東萊新村的創始人。後來他又出任國防部總政治部第一處處長、第三軍政戰主任、憲兵政戰主任、金防部政戰主任、聯勤政戰主任等職務,而且還是華視的創辦人。以國防部總政治作戰部中將執行官身分退休後,蕭政之轉戰商界,結果卻因為捲入十信案而下獄。出獄後創立了北美衛星電視、中興保全及臺北高爾夫球場等知名企業。

登錄號:KH2017.018.0118

典藏單位: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裙子)的圖片
藏品(奔流(九之五六))的圖片
藏品(紙紮人臉孔紙糊面具)的圖片
藏品(政工幹校三期同學通訊錄)的圖片
藏品(浮雕菱形百步蛇紋菸斗)的圖片
藏品(謝掙強中國國民黨嘉義市執行委員會文化運動委員會常務委員之聘書)的圖片
藏品(龍門二十品)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