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手稿
作者:楊逵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18.9*27.2 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高雄內惟
關鍵詞:楊逵|刴柴囝仔|內惟|小說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小說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明達在內惟山上碰到砍柴的龍山、龍井兄弟倆,便主動幫忙整理從樹頂砍下來的枯枝。不料龍井突然從高樹上跌落,因鄉下醫療資源缺乏,延誤治療而死亡。後來明達才得知,龍山由於要承擔去世的弟弟原來的工作量,只好無奈地辦理退學手續,以便利用整個白天的時間砍柴來賣。(文/黃惠禎)
其他說明:1、手稿原署名「楊明達」,後將「明達」改為「逵」。
2、末尾自註:「這篇是一篇長篇的一節」,顯示楊逵原有將之擴充為長篇小說的計畫。
3、手稿上有紅筆修改的痕跡,目前尚無法確認執筆人的身份。
4、楊逵在日治時期寫成,但生前未能發表的遺稿中,除了多篇以漢文翻譯、書寫的社會主義文獻外,還包含了〈刴柴囝仔〉和〈貧農的変死〉兩篇福佬語的小說創作,證明了楊逵在以日文小說〈送報伕〉(日文原題〈新聞配達夫〉)成名之前,曾經嘗試以臺灣話文書寫,由此亦可證明楊逵支持以臺灣話為書寫工具的立場。
5、《楊逵全集》收錄於第十三卷‧未定稿卷,台南:國立文化資產保存研究中心籌備處,2001年,頁60-80。
入藏登錄號:NMTL200500400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