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方言詩的開拓者—論林宗源的詩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0000224905-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0000224905-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1-i.jpg),第2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2-i.jpg),第3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3-i.jpg),第4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4-i.jpg),第5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5-i.jpg),第6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6-i.jpg),第7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7-i.jpg),第8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8-i.jpg),第9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09-i.jpg),第10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10-i.jpg),第11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11-i.jpg),第12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12-i.jpg),第13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13-i.jpg),第14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14-i.jpg),第15張,共16張
登錄號:NMTL20060250018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61_0018-0015-i.jpg),第16張,共16張
類別:手稿
作者:趙天儀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5.6*35.8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趙天儀|林宗源|詩觀|方言|台灣話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文一開始先對林宗源作簡單介紹,接著說明林氏的詩觀與作詩方法。闡述林氏之詩是以方言創作並堅持以口語化的台灣話來寫成。同時點出了林的詩作雖採用方言,但又受國語語法結構所影響的問題。文中舉了〈滴落去我心內的汗〉〈燕子的話〉〈虎頭蜂的話〉〈濁水溪〉〈鳳凰城哭出一滴鳳凰的目屎〉五首詩作分析探討,歸結出林氏詩作中極具特殊的台灣鄉土風味,美中不足的是以口語化的台灣話融入國語的語法結構,仍尚待琢磨精進。(文/李龍雯)
其他說明:互見《台灣現代詩鑑賞》,頁209-227,台中:台中市立文化中心,1998年5月。
入藏登錄號:NMTL20060250018
已瀏覽清單
藏品(紅方竹提樑壺四件組)的圖片
藏品(許佩賢譯《攻臺戰紀:日清戰史‧臺灣篇》與附冊《日軍攻臺戰鬥地圖集》)的圖片
藏品(經書)的圖片
藏品(高雄旗津吟社徵詩集)的圖片
藏品(嘉慶十三年隘首衛阿貴合給墾批字)的圖片
藏品(第一層平面圖)的圖片
藏品(狗骨)的圖片
藏品(贌耕約字)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