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次南都見寄瑤韻
登錄號:NMTL20060720036的圖片(0000237311-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NMTL20060720036的圖片(0000237311-001.jpg)(CC BY-NC),第1張,共3張
登錄號:NMTL20060720036的圖片(0000237311-002.jpg)(CC BY-NC),第2張,共3張
登錄號:NMTL20060720036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55_0021-0001-i.jpg)(CC BY-NC),第3張,共3張
類別:手稿
作者:王開運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6.5*19cm(含底紙)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王開運︱陳逢源│南都│漢詩│王開運全集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詩歌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為一首與人贈答唱和之作。本詩唱和應答對象為陳逢源的〈寄懷王杏庵〉,這首詩載於昭和16年(1941)11月21日《興南新聞》第四版的「心聲欄」,而詩人王開運則於昭和16年(1941)11月29日的同報同欄以本詩作為回應。陳氏的〈寄懷王杏庵〉旨在抒發對時局變動卻又不得不強作內心安頓的無奈,而王開運則藉本詩與陳逢源互訴苦悶以求慰藉。詩作全文如下:「半生坎坷幾辛酸,猶把殘棋冷眼看。文思自憐船上水,詩情更見筆翻瀾。不期魚肉寧彈鋏,祇好滄浪欲洗肝。喜得元龍豪氣在,評花煮酒醉鄉寬。」其中真摯情感表露無遺。(文/温惠玉)
其他說明:1. 本筆資料總計1頁,所載用紙襯有岩石及青竹等底圖,畫面左上尚有題字及鈐印。
2. 本詩又載於《興南新聞》「心聲」欄,1941年11月6日,第四版。
3. 相關詩作與參考資料收錄於:黃哲永主編、呂興昌審定、王開運著《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六輯 16 •杏庵詩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頁59、60;施懿琳、陳曉怡主編,《王開運全集•詩詞卷》(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9年7月),頁107。在此版本中,本詩首句作「半生坎坷幾辛『醉』」;施懿琳主編,《全臺詩•第伍拾貳冊》(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8年12月1日),頁490;林建廷,《臺南仕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3月),頁282、511。
入藏登錄號:NMTL20060720036
已瀏覽清單
藏品(腿飾)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成功戲院消防演習照)的圖片
藏品(陶紡輪)的圖片
藏品(空白臺灣省學校教師申請登記履歷表)的圖片
藏品(布袋水桶)的圖片
藏品(黃彩女孩陶瓷鈴鐺)的圖片
藏品(《作家龍瑛宗先生仙逝》)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