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手稿
作者:朱介凡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9.6x21x2.5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台北
關鍵詞:朱介凡|文史謠俗|散文散論|俗文學|民俗文化
內容目次:前記|讀書種子|從興安嶺抗日義勇軍說起|日本學人回歸認同|學聯|中國學概念拾零|記〔增註中華新韻〕—敬悼恩師黎劭西先生|賀「語境學」問世|劉文義「語境學」讀後|武占坤「漢語熟語通論」|三百篇的長短句|罕見的怪誕詩篇—沙牧「為無為」|胡人史思明作無韻詩的笑話|散文散論|堌堆、虛糧塜|一鍋熬,狗囤餿|哀秋兒|王曲文獻|龍馬精神獻歲|序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年為怪獸」傳說質疑|略說俗文學|蓴鱸懷思—記童年(民元年~十四年)武昌鄉土飲食|繞口令選錄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其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內容多元,可略分為以下數類。首先是作者回憶軍旅生涯種種經歷與戰爭史的回顧,如〈讀書種子〉、〈從興安嶺抗日義勇軍說起〉。其次是中國古典文學理論、語言學、俗文學的介紹及其看法,如〈記〔增註中華新韻〕—敬悼恩師黎劭西先生〉、〈劉文義「語境學」讀後〉、〈武占坤「漢語熟語通論」〉、〈散文散論〉、〈序中國民俗文化學導論〉、〈略說俗文學〉等作。再者是作者藉由自身經驗來說明鄉土語彙、方言,如〈一鍋熬,狗囤餿〉等。特別的是,作者收錄悼念亡女的散文詩〈哀秋兒〉,內容敘述女兒秋影的生平、日常點滴。(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1. 本筆資料共256頁,內容為手稿、手稿影本或少數新聞剪報。手稿寫於印有「壽堂文稿」或「秋暉書屋」字樣的稿紙。
2. 本筆資料封面標示「文史謠俗論叢,民九十六年元月,台北新文豐出版公司版,此為原稿。並相關資料。壽堂記 民九六、六、六」。第2頁為作者給隱地的信函。
3. 作者自編目次與收錄的文章有所出入,部分文章名出現於目次中,但卻未收錄該篇文章。
4. 本筆資料收錄於《文史謠俗論叢〉(台北:新文豐出版,2007年1月11日)。
入藏登錄號:NMTL20080020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