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手稿
作者:王育德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9.8x21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日本
關鍵詞:王育德│擬態形容句│東洋大學│中國語學會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其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為王育德於1987年在日本東洋大學「中國語學會第31回大會」的口頭發表稿。回應學會研討會的主題之一「中國語方言研究的現狀與問題點」,問題意識來自發現日語有接龍遊戲,而台語也有類似遊戲,即輪流說出擬態形容句。過去曾在《台灣語入門》書末附錄「台灣話常用語彙集」,共計1800筆,形容詞中含單音節130個;雙音節73個。而130個中有112個可形成「擬態形容句」,雙音節僅發現2個。這種擬態形容句,常見於中國的方言。先行研究稱之為「性狀詞」(按:應為「狀性詞」);倉石武四郎的《中國語辭典》則視為三音節形容詞。但對前行研究的說法感到疑惑,故提出「擬態形容句」一詞。接著舉例說明擬態形容句的特殊性,並得出結論:擬態語及擬聲語,體驗重於理解,情重於知,一般符號性的言語無法傳達出這樣的臨場感。(文/許倍榕)
其他說明:本筆資料文末寫「以下,看一下資料」,後文應是另一份手稿資料〈台湾語の「擬態形容句」〉資料。該資料原標題為〈台湾語の「擬態形容句」について〉(關於台灣話的「擬態形容句」),且註明「1981.11.7東洋大學」,但後來以白紙覆貼。根據另一份文獻〈東洋大學「中国語学会第31回大会」議程表〉,得知「1981.11.7」為研討會舉辦日期,非成文日期。
入藏登錄號:NMTL20080210004-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