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手稿
日期時間:不詳
作者:黃得時
原件與否:重製品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19.2cm*25.7cm*1.7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日本|明治維新|漢學|黃得時
內容目次:摘要|目次|第一期漢學研究的衰落時期(自明治元年志明至二十年間)第一章昌平第二章大學校第三章大學第四章大部省第五章漢學家與皇學家之反目第六章藩學第七章私塾第八章御講書始第九章書籍館第十章學制頒布第十一章東京大學第十二章古典講習會第十三章二松學舍第十四章內閣文庫第十五章宮內省圖書寮第十六章斯文學會第十七章東京學士會院第十八章教學大旨第十九章幼學綱要第二十章楊守敬之「日本訪書志」第二十一章黎庶昌之「古逸叢書」|第二期 漢學研究的復活時期(自明治二十一年至明治四十年間)第一章教育勒語第二章帝國大學第三章東洋大學第四章東京高等師範學校|第三期 漢學研究的開始科學化的時期(自明治四十年至大正七年間)第一章東京帝國大學第二章京都帝國大學 第三章羅振玉王國維對京都大學之影響 第四章靜嘉堂文庫 第五章東洋文庫 |第四期漢學研究之「支那學」化 (自大正八年至昭和二十年間)第一章斯文會與湯島聖堂 第二章大東文化學院 第三章 東北帝國大學 第四章 九州帝國大學 第五章京城帝國大學 第六章台北帝國大學 第七章東方文化學院 第八章東洋文化研究所(東京大學) 第九章人文科學研究所(京都大學) |第五期 漢學研究的分工合作時期 (自昭和二十一年至昭和四十六年間)第一章「東方學會」的國際聯繫 第二章全國性的「日本中國學會」第三章各地逼和各大學的學會 第四章盛況空前的中國書籍之出版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筆者將日本明治維新以降的漢學研究分為五個時期,第一期漢學研究的衰落時期、第二期漢學研究的復活時期、第三期漢學研究的科學化、第四期漢學研究的「支那學」化時期、第五期漢學研究的分工合作時期。(文/梁君慈)
其他說明:複寫本,內文共146頁。
入藏登錄號:NMTL20100020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