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談岡崎郁子女士論台灣文學中の所謂的新時代
登錄號:NMTL2010003005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03_0047-0001-i.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0003005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03_0047-0001-i.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0003005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03_0047-0002-i.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0003005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03_0047-0003-i.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0003005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03_0047-0004-i.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0003005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03_0047-0005-i.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0003005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003_0047-0006-i.jpg),第6張,共6張
類別:手稿
作者:巫永福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18*25.6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巫永福|岡崎郁子|昭和時代|台灣文學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一共六頁,為作者回應岡崎談論台灣文學中的昭和時代時,需說明清楚台灣的近代史。因此,作者釐清、說明近代台灣史與文學發展、文學活動。例如陳炘等人之文學活動,並舉王白淵等人是受印度、歐洲文學影響為例。此外,作者認為文學的定義是以作家的意識形態所流出的觀點,並非以語言來界定是何處的文學。據手稿字跡潦草,修改多處,推測應為初寫的草稿。(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本筆資料互見《巫永福全集》文集卷,傳神福音,1999,頁117-124。
入藏登錄號:NMTL20100030052
已瀏覽清單
藏品(民國五十二年范光□二期田賦折征代金繳納收據)的圖片
藏品(黃則修攝野柳地景)的圖片
藏品(烘爐)的圖片
藏品(龜形耳枕)的圖片
藏品(讀書堂杜工部文集註解卷一~卷二)的圖片
藏品(打製石斧)的圖片
藏品(施工說明書(封面))的圖片
藏品(ROOFFING PLAN)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