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手稿
譯者:葉石濤
作者:黃得時
原件與否:重製品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18.2*25.6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關鍵詞:葉石濤︱台灣文學史︱《台灣新民報》︱台灣文學運動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篇講述昭和7、8年(1932、1933年)後開展的台灣文學運動。《台灣新民報》在1932年准許發行後,即成為本島文學運動的主要力量。1933年張文環等人在東京發行的《福爾摩沙》雜誌為台灣文運踏出第一步。其後1934年於台中舉開的「第一屆文藝大會」,承載了全台文人們對新文學的期望,是年創刊機關誌《台灣文藝》,於此台灣文藝運動正式展開。文章後續介紹陸續出版的文藝雜誌刊物,與當時仍在第一線活動的作家。文末則論述幾點對台灣文學運動甚有影響的事項。(文/蔡宜珊)
其他說明:1.譯文來源為日文,譯自昭和十七年(1942)十月由張文環主編的《台灣文學》第二卷第四號。2.互見《台灣文學集 2》,高雄,春暉出版社,1999年2月,頁93-110。
入藏登錄號:NMTL201202100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