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站在一段歷史的關鍵點上
登錄號:NMTL20130160051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41_0070-0001-i.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30160051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41_0070-0001-i.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5張
登錄號:NMTL20130160051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41_0070-0002-i.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5張
登錄號:NMTL20130160051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41_0070-0003-i.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5張
登錄號:NMTL20130160051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41_0070-0004-i.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5張
登錄號:NMTL20130160051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41_0070-0005-i.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5張
類別:手稿
作者:李潼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6.1*36.3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李潼|賴西安|台灣的兒女|戲演春帆樓|自序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其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為作者認為讀者閱讀歷史,不只是翻閱記錄,而是富含許多對歷史的想像。既然過往的歷史已是事實,作者認為透過荒謬劇的展演方式,來顛覆、創造與扭轉歷史,以此反思個人建構歷史定位的方法。因此,作者在《戲演春帆樓》的情節中,安排學子透過戲劇排演的過程,顯現出他們「意氣用事」、「三分鐘熱度」、「敷衍了事」及「遇事退縮」的習氣,呼應清末李鴻章的回憶錄中,認為社會氛圍中累積已久的敷衍習氣,成為國家的「積病」,指出同時代人無法置身事外的社會責任。藉由安排重現簽署馬關條約的歷史事件,來檢視「過往的歷史」,更是讓排演者創造「當下的歷史」。本筆資料之後則收入《戲演春帆樓》,為該部作品的自序。(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1. 本筆資料共5頁,書寫於600字稿紙,稿紙印有「李潼 文字」字樣。第1頁、第5頁右上方作者標記「致新生副刊袁言言小姐」。
2. 本筆資料收錄於《戲演春帆樓》(台北:圓神,1999年12月),頁13-20。
3. 李潼本名賴西安。
入藏登錄號:NMTL20130160051
已瀏覽清單
藏品(大林蒲-邱宅前的津田型水幫浦)的圖片
藏品(趙天儀-個人照)的圖片
藏品(藏書票─The tower by Lake EMS(EMS湖旁的塔))的圖片
藏品(旅順港 Port Anthur (旅順港))的圖片
藏品(褐黃毒蛾)的圖片
藏品(陶環)的圖片
藏品(灰葉蕕)的圖片
藏品(玉管珠)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