類別:手稿
作者:林亨泰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5.6*35.5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林亨泰|臺灣文學史|兩個球根|現代詩史|陳千武|詩社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評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是作者從八○年代回溯臺灣詩潮演變的,一篇帶有文學史構建企圖的評述:首先就起源於胡適〈文學改良芻議〉的文學史應歸列為中國文學或臺灣文學提出質疑,並援引陳千武的兩個球根論,提出1920年7月的《臺灣青年》月刊為臺灣新文學的起步,與追風〈詩的模仿〉為第一首臺灣新詩,等種種判斷。作者簡略論述了戰前風車詩社、戰後現代派運動、詩社等發展,夾雜對中國、臺灣兩岸文學發展的比較;一直到六○年代笠詩社、七○年代《龍族》詩刊、《陽光小集》等刊物與相關議題之討論,包含現代與傳統,鄉土、民族等文學論題;延續到對八○年代眾多詩刊、文學現象的觀察。(文/王柄富)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共39頁,書寫於美加美500字稿紙。
2.本筆資料後收錄於《林亨泰全集》第五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8.09),頁76-116。
入藏登錄號:NMTL2013017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