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有聲勝無聲(影本)
登錄號:NMTL20150170059的圖片(cca100013-li-m_00221_0059-0001-i.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50170059的圖片(cca100013-li-m_00221_0059-0001-i.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170059的圖片(cca100013-li-m_00221_0059-0002-i.jpg),第2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170059的圖片(cca100013-li-m_00221_0059-0003-i.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170059的圖片(cca100013-li-m_00221_0059-0004-i.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170059的圖片(cca100013-li-m_00221_0059-0005-i.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NMTL20150170059的圖片(cca100013-li-m_00221_0059-0006-i.jpg),第6張,共6張
類別:手稿
作者:亮軒
原件與否:重製品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8.7*21.2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亮軒|讀書|朗誦|古人│記憶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散文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為作者闡述對讀書的看法。文中作者忽然想起自己已經很久沒有閱「讀」了,此處的「讀」指的是將文章內容朗讀出來。回憶起小學時期,都會高聲誦讀,使句句有聲,還能增進記憶。除了自身經驗,作者更進一步以歐陽修、朱熹、陶淵明與司馬光為例,說明古人如何由讀而誦,由誦成詠,進而自詠而思,寫出千古名句。最後,作者認為書若能讀到至情處,則能與之共情,而這些皆出自「有聲」。(文/沈欣蘋)
其他說明:1. 本筆資料共6張6頁,書寫於中華電視臺出版社稿紙。
2. 亮軒本名馬國光。
入藏登錄號:NMTL20150170059
已瀏覽清單
藏品(陶環)的圖片
藏品(棧道丙及草亭部份)的圖片
藏品(〈桂林山水甲天下 奇峯水秀兩相映〉)的圖片
藏品(中國神話––槃瓠和公主)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茄二十八星瓢蟲)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