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台灣社會的文化觀察(下)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1-i.jpg),第1張,共8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1-i.jpg),第1張,共8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2-i.jpg),第2張,共8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3-i.jpg),第3張,共8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4-i.jpg),第4張,共8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5-i.jpg),第5張,共8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6-i.jpg),第6張,共8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7-i.jpg),第7張,共8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43-0008-i.jpg),第8張,共8張
類別:手稿
作者:李能祺(李喬)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5.6*35.7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不詳
關鍵詞:李喬│李能棋│大中國意識│本土化│文化觀察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散文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是延續〈台灣社會的文化觀察(上)〉的內容,探討當前台灣本土的文化景觀,進而批評台灣威權支配者是有計畫且系統性的宣傳「大中國意識」,甚至在社會上形成瘋狂的大陸崇拜及大陸投資熱。當權者在建築、飲食及教育宗旨、教育內容方面,多與本土文化脫節。除此之外,台灣社會中藝術品味商品化、宗教祭祀賄賂化等問題,也影響台灣人的生命與價值觀。作者因而認為台灣人在精神與文化上多有欠缺,更應藉著「前進動力」來轉化、變遷,創造出新的台灣文化。(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1. 李喬本名李能棋。
2. 本筆資料共8頁,書寫於600字稿紙。
3. 本筆資料收錄《台灣評論》第4期,1993年2月。
入藏登錄號:NMTL20150210060-002
已瀏覽清單
藏品(中華郵政地球)的圖片
藏品(《夕陽西下》電影本事)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光緒十七年鳳山縣正堂李為徵收租榖納戶陳漏賽之納戶執照(字第三千二百四十九號))的圖片
藏品(《三月牡鵑魂》電影本事)的圖片
藏品(五雷令牌)的圖片
藏品(鎏金銀眉勒)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