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朝向「台灣學」—敬序「台灣論」
登錄號:NMTL20150210145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11-0001-i.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NMTL20150210145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11-0001-i.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45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11-0002-i.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45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11-0003-i.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NMTL20150210145的圖片(cca100013-li-m_00170_0111-0004-i.jpg),第4張,共4張
類別:手稿
作者:李能祺(李喬)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尺寸大小(長*寬*高):25.5*35.8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地點類型:苗栗公館玉泉居
關鍵詞:李喬│李能棋│台灣論│莊萬壽│台灣主體性│序
是否數位化:是
體裁/表現形式/範圍:其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作者以植物之生命開花結果,離開母株攝取土地養分,進而發展新枝為例替《台灣論》撰序。作者認為台人價值觀陷入認同的迷惑,台灣並非中國之一部分而擁有自主的文化體系,台灣應當勿被大漢沙文主義凌駕,台灣文化主體性的建構,需擁有出智識、膽識、眼光與熱情朝「台灣學」邁進。作者對文化部的組成,提出明確的名目,如維護古建築、母語搶救、祭典內涵本土化,同時讚許師大莊萬壽教授本土人文教育之提倡與實踐。(文/許志鴻)
其他說明:1. 李喬本名李能棋。
2. 莊萬壽(1939/)為台灣主體性文化倡導者,漢族、南島文化及台灣文化思想學者,著有《台灣論》、《中國論》、《台灣文化論》等十四種專書。
3. 本筆資料共4頁,書寫於600字稿紙。
入藏登錄號:NMTL20150210145
已瀏覽清單
藏品(銀髮簪)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
藏品(男子於澄清湖畔獨照)的圖片
藏品(麻布)的圖片
藏品(〈對比〉)的圖片
藏品(木雕福德正神像)的圖片
藏品(風景(29))的圖片
藏品(行李箱)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