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行過幽谷》:〈輕度精神病患李亞育是一位熱心的挑水義工〉
無法提供圖檔
英文名稱:Out of the Shadows: LEE Ya-Yu, Mildly Mentally Ill, Is a Dedicated Water Porter
作者:周慶輝
文物分類:藝術類\攝影
材質:紙質
年代:1992
尺寸:長:50.8 x 寬:60.7cm
尺寸描述:影像尺寸:縱:37.2cm;橫:55.1cm
關鍵字:挑水
藏品描述:藝術家周慶輝在經過一年的「新聞勞作」生活後,開始自覺尋找能使其發自內心的獨處及獨白的空間。他於拍攝樂生療養院12年後重新回顧《行過幽谷》系列,殘存的影像彷彿預言了樂生療養院注定消失的命運,只餘下黑白畫面敘述著病房內反覆且毫無盡頭的生死與無奈。後來的觀眾只能在檔案照片註記中,那些黯淡的人名以及空間圖像裡,感受著那些攝影當下留存的現實,和已消逝事物曾經存在的痕跡。周慶輝認為「外界的事物騷擾著相機的暗箱」,而他內心的暗箱則打擾著外界的事物,他並且為他為何攝影感到疑惑,他自敘:「我總是違逆現實環境又太多的妥協,自以為聰明用各種方法來換取攝影的自由度卻讓自己陷入泥沼。設定攝影計畫是因為讓自己的靈魂有一飄流的方向,我反覆告訴自己透過攝影能使心情平靜,但往往內在撕裂,掙扎衝突不斷,好像自我衝突是完成計劃的必要條件,當孤獨面對衝突時是將自己推進分裂的邊緣,我迷醉死亡、痛苦、消失的幻影,我想我會持續拍攝下去是因為我擔心我不會再拍了。」(編寫/林學敏,參考自藝術家提供之作品介紹。)出處:《覆寫真實:臺灣當代攝影中的檔案與認同》,頁101。

日本帝國隨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為了提升戰備力,衛生政策原以防疫為中心,轉變為強化國民體力,重視預防結核病、性病與癩病等疾病,以期培養身心健康的軍人。當時,光田健輔(1876-1964)擔任「癩」項目保健衛生調查會委員,倡議「絕對隔離」政策,將原僅針對居無定所的「浮浪癩」隔離,改成對所有患者終身隔離。甚至1920年內務省提出「癩療養所擴張十年計劃」,出現若能激減癩病感染源患者,就能根絕的觀點。十年後樂生院在臺北州新莊郡落成,開啟臺灣癩患者強制終身隔離的命運。為了「絕對隔離」建蓋院區空間的規劃,除作為研究、醫治癩病之診療中心亦為院民各種病痛的專屬醫院,另外院內設有鍋爐熱源、公共餐廚浴室、零售市場一應俱全,更有完善的下水道與淨水系統、污物消毒設備、電力設備、洗衣房、運動場、合作社、理髮室,以及安置患者小孩的保育所、兒童病舍,和講堂、圖書室及宗教建築等,儼然是個小型社會,方便到令人樂不思蜀,然而卻是進得去出不來的囚地。
這張〈輕度精神病患李亞育是一位熱心的挑水義工〉又名〈本身是患者亦替病患打水賺取零用錢〉,畫面中央拍攝一名患者李亞育頭戴鴨舌帽,雙手握住長桿子的舀勺,在熱氣騰騰的鍋爐旁,準備舀水分裝入放置在潮濕地板上的兩壺茶壺。這名患有輕度思覺失調症的樂生人,他挑水的姿態顯得格外認真,在水蒸氣氤氳瀰漫的背景裡,宛如身處魔幻般的桃花源夢境。

姜麗華-「113年攝影作品詮釋資料撰研計畫」。

館藏編號:NCP2021-014-0017

典藏單位:國家攝影文化中心
已瀏覽清單
藏品(靈一《靜林精舍》、李頎《望秦川》)的圖片
藏品(國會舞曲(会議は踊る))的圖片
藏品(道光十三年詹其板等二人立賣盡根契字)的圖片
藏品(潛•露系列03(魚甘))的圖片
藏品(民國62年雙十國旗運動紀念章)的圖片
藏品(黑圍腰)的圖片
藏品(腰帶)的圖片
藏品(讀報)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