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18
登錄號:PP10501800的圖片(PP10501800.jpg)(CC BY-NC),第1張,共1張
CC BY-NC(姓名標示-非商業性)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典藏單位:國立中正紀念堂管理處
館藏編號:PP10501800
不詳
「雲南人民反共志願軍」的歷史背景泛指自1949年至1954年間,自中國雲南退入緬甸北境的原中華民國國軍,亦被稱為「泰緬孤軍」,進入泰緬寮「三角」地區整頓,人數起初僅一千四百餘人。在李彌將軍的領導之下,殘軍精實茁壯,竟能重創緬甸軍隊,爭取國內外的奧援,進而反攻雲南。軍隊曾於猛撒地區建立反共抗俄大學及機場,但戰果無法保持;1953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緬甸與蘇聯的控訴,要求中華民國軍隊退出緬甸。在國際輿論壓力下,政府決定將部隊解散撤回臺灣,自1953年至1954年止,先後將官兵與眷屬分為三批,由緬甸經泰國撤退。
此批戰利品為擄獲共軍部分武器,包含五四式手槍一把(照片左上方)、五○式衝鋒槍五把(照片左邊數來第二至六把)、八一式步槍二把(照片最右邊)、四三式衝鋒槍一把(照片最左邊)、五三式步騎槍三把(照片右邊數來第三至五把槍),及五○式衝鋒鎗彈匣袋約6個(照片左下方帆布袋)、鞏式木柄手榴彈7個(照片右下方),以及步槍子彈5發一排裝成一袋(照片右下角)。
彈匣背袋為7袋設計,可裝載6個彈匣袋、一組四聯木柄手榴彈袋,同時背掛於士兵的身上。鞏式木柄手榴彈是當時最大量產、最廣泛使用的手榴彈之一,亦具有結構簡單,成本低廉,適合攻防兩用的戰鬥特點。(502字)
已瀏覽清單
藏品(龍珠)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疏花繁縷)的圖片
藏品(光緒十九年三月同豐館胎借)的圖片
藏品(Parang佩刀)的圖片
藏品(卍字紋)的圖片
藏品(景)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