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布袋戲偶-武鬚文
登錄號:Pt-0121的圖片(Pt-0121_P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Pt-0121的圖片(Pt-0121_P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Pt-0121的圖片(Pt-0121_P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Pt-0121的圖片(Pt-0121_P003.jpg),第3張,共3張
文物分類:傳統藝術\戲劇
主題類別:布袋戲
材質:木、織品、天然鬍鬚
年代:40年代
尺寸描述:36x30
取得方式:捐贈
藏品描述:
本件戲偶為男性角色,主要由「頭」、「身」、「足」所組成,生角根據五官和裝扮來劃分角色特質。偶頭面部呈方略長的國字臉、眉型蜷曲,且揚起入鬢、眼型杏目、顏料勾繪分明的菱角唇,嘴角下彎、直鼻高挺,蓄扎髯。頭髮隨偶頭雕刻而成,並於頂部留有一髻,頭戴為生角不可或缺的配件,原應有配戴盔帽等物。
  
蟒袍,其樣式基本源於明、清時期的蟒衣,蟒紋與龍紋相似,僅前者少一爪,故而得名蟒袍。該衣飾為蟒袍式樣,綠底寬袍闊袖(帶水袖),盤領大襟,兩側開衩,前後有擺,袖裉下有白色蟒擺,並綴有黑色鑲邊。通身繡有紋飾,前後衣心以彩線綴有游龍戲珠紋樣,衣袖與下擺繡有海水江涯紋及花卉紋樣,再穿插祥雲、如意等紋樣。
  
下著襯褲與鞋靴相連接,後者以木料雕刻而成,為黑色厚底官靴樣式。傳統戲偶的手稱為「尪仔手」,分為「文手」及「武手」。本物件手部覆以白色顏料,以紅色顏料勾繪出指節,屬「文手」。手指除大拇指外,其他四指併攏,僅可做直、彎等動作。麻布製的內體內前側有三個連續印章,印章內字體無法辨識。

本件戲偶為「武鬚文」,約為三十至四十五歲的壯年男性,身著蟒袍,五官外貌大致與武生相仿,唯蓄有扎髯、顴骨至鼻翼稜角分明,對應武生的剛毅無所畏懼,又多添幾分肅穆凝神、成熟穩重之態。相比面部柔和的「鬚文」,「武鬚文」更多表現出幾分習武之人的威猛神態。

委託撰寫-禾勤藝術有限公司

登錄號:Pt-0121

典藏單位:台北偶戲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雨傘仔)的圖片
藏品((第六章第三節))的圖片
藏品(神位)的圖片
藏品(蒙藏委員會駐藏辦事處檔案選編(十五) 參、駐京代表案)的圖片
藏品(陶片)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的圖片
藏品(江府黃太夫人喪禮相關照片)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