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1911年臺灣大淹水災情相簿
登錄號:T2018.001.6662的圖片(T20180016662_A001.jpg),第1張,共3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T2018.001.6662的圖片(T20180016662_A001.jpg),第1張,共3張
登錄號:T2018.001.6662的圖片(T20180016662_A002.jpg),第2張,共3張
登錄號:T2018.001.6662的圖片(T20180016662_A003.jpg),第3張,共3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T2018.001.6662

尺寸:8.7 x 14 x 2.5cm
歷史分期: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推測年份(西元):1911~1911
類別一:圖書文獻類,照片與相簿,其他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
關鍵詞:颱風、勘災、寫真、天災
文物描述:1.本物件為1911年臺灣大淹水災情相簿,為照片集僅,相簿封面為黃底紅花布面樣式,為左翻相簿,打開第1頁左邊有相簿主人簽名以及時間與Formosa字樣,相簿裡面有數張照片,有街道淹水照片、人們不得以涉水而走的照片、颱風過後房屋傾倒毀損以及人們勘災照片、還有許多張是有關房屋倒塌情況的寫真照,所有照片皆保存完整,僅有些許泛黃。
2.1911年臺灣南部颱風侵襲台灣,各地豪雨成災,在臺北所造成的災情甚至被稱為「六十年罕見」,颱風導致南部及北部水災慘重,在短時間內降下極大雨量,當時報導提到大稻埕臨河一帶,更是淹水近丈,建昌街(今貴德街)上林清月開設的「台灣第一家私立綜合醫院」──宏濟醫院,是棟宏偉的磚造二層樓洋樓,遂充當起臨時收容所兼救護所,由於臺灣傳統土角壁房舍或木板屋,在這次水災不是倒塌便是損壞嚴重,臺灣總督府利用大部份民房被摧毀的機會,進行臺北城內的都市計畫,在災後重建時趁機實施街屋改建計畫,統一為混凝土造的二層樓建築,逐漸形成了西式風貌的街景。
參考資料:1911年,被遺忘的超級大颱風,聚珍.臺灣,https://www.gjtaiwan.com/new/?p=12935(瀏覽日期:2020/07/24)。
編目者:委託編目-曲觀文化事業有限公司109
編目日期:2020/09/22
已瀏覽清單
藏品(高玉樹家族高義芳(大稻埕公學校)-0037)的圖片
藏品(釉上彩繪花卉紋盤)的圖片
藏品(建築圖)的圖片
藏品(聯合報社出版《聯合報》2012年1月15日版)的圖片
藏品(大毛蚶)的圖片
藏品(斯文豪氏攀蜥)的圖片
藏品(臺灣縮葉苔)的圖片
藏品(做小金魚的人:讀<華太平家傳>)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