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1s.jpg)(CC BY),第1張,共9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1s.jpg)(CC BY),第1張,共9張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1t.jpg)(CC BY),第2張,共9張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2t.jpg)(CC BY),第3張,共9張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3t.jpg)(CC BY),第4張,共9張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4t.jpg)(CC BY),第5張,共9張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5t.jpg)(CC BY),第6張,共9張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6t.jpg)(CC BY),第7張,共9張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7t.jpg)(CC BY),第8張,共9張
登錄號:h0000211的圖片(jsh0000211na0008t.jpg)(CC BY),第9張,共9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材質:軟玉
其他:春秋中期
尺寸描述:7.9x3.9x0.3(cm)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珩》(館藏編號h0000211),玉質為青色玉質,晶瑩剔透。為春秋晚期(約西元前550年),輝縣琉璃閣甲墓(衛國一代國君),出土文物玉器。《說文》玉:「珩,佩上玉也,所以節行止也」,是全套玉佩中的主珮。此件又可稱為異形珩,器中央為圓形之環似璧,兩側連接一對變形龍、鳳紋飾,頸顎部透鑽成孔,造形精巧,富有創意。器面以粗雙鈎複線協雕法組成雲紋數組,邊尾接續翹起,滿飾斜線紋,全器入土沁成豆青色,部分微露黑褐及微紫色沁斑,環型圓璧內、外銷邊形制,璧面滿工以細陰刻平行重線逆時針<型紋裝飾,以及寬陰斜線、細陰線紋相互搭配與組合。全器原為青白玉色,入土受沁後,呈現黃褐色色澤與溫潤晶瑩剔透的質感色斑,其形制獨特而難得,應為現今傳存之孤品。
全器玉質為青白色透閃石,選材、用料、雕工均佳,迎光時具透光性,質地光澤溫潤。器中央為圓形環璧,形制採出廓的設計方式,玉環兩側連接對稱的龍、鳳紋飾,眼部透雕成孔、上捲鼻、吐舌,器面以粗雙鈎複線協雕法組成雲紋數組,邊尾接續翹起,滿飾斜線紋,造型精巧。龍、鳳依附環璧兩側的勾連紋飾,璧面滿工以細陰刻平行重線逆時針圓環以細陰線刻紋裝飾,以及寬陰斜線、細陰線紋相互搭配組合,器面以粗雙鈎複線雕法,組成卷雲紋,富有創意。原玉料為青白色,但是因為受到土沁後,部分微露黑褐及微紫色沁斑,呈現黃褐色,色澤溫潤、晶瑩剔透,器上仍殘留墓葬當時的硃砂、封土及土沁蝕痕。此件亦是所謂典型的「標準器」。

館藏編號:h0000211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2F~RF梁配筋圖(二))的圖片
藏品(水稻害蟲)的圖片
藏品(中國大陸災胞救濟總會印製宣傳耕者有其田政策文宣)的圖片
藏品(地下室,一,二,三,四樓給水及衛生工程)的圖片
藏品(第二首小提琴奏鳴曲,作品99-手稿(草稿))的圖片
藏品(小眼花簾蛤)的圖片
藏品(布袋戲偶-旦木偶)的圖片
藏品(細刺海菊蛤)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