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的藏品圖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1張,共9張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2張,共9張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3張,共9張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4張,共9張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5張,共9張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6張,共9張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7張,共9張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8張,共9張
  •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圖檔,第9張,共9張
主要名稱:從我的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說起—現代詩創作經驗之一
成文日期:不詳
類別:手稿
作者:趙天儀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7張共7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9.6*21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趙天儀|創作經驗|創作意義|覃子豪|藍星|笠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是作者創作現代詩的歷程與詩觀。首先描寫作者在1955年創作了第一首詩〈一封未寄的信〉,後來受到覃子豪的肯定,便發表在《公論報》的「藍星週刊」上。其次說明1962年作者與陳千武等詩友不僅創辦《笠》詩刊,他們還共同出版「笠叢書」,把各自對詩的創作意義與價值有系統地記錄下來。作者認為創作詩的關鍵在於質量都要豐富,並且是有生命力的作品,寫詩必須是長期經營的、要奮鬥不懈。文末以作者的〈野草〉為例,展現了作者「質量並重」的詩觀。(文/許容展)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7張共7頁,書寫於400字加新牌稿紙。
2.本筆資料收錄於《趙天儀全集17雜文卷2》(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20.12),頁70-74。另發表於《笠》詩刊第284期(2011.08)。
3.本筆資料主要提及的詩人(依內文提到的順序):柴棲鷙、覃子豪、彭捷、白萩、陳千武、杜國清、李魁賢、吳瀛濤、林郊、米丁、紀弦、陳秀喜、巫永福、詹冰、林亨泰、錦連、黃靈芝。
提供者:趙天儀
登錄號:NMTL20110040002
列印 大圖瀏覽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