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4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5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6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7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8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9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0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1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2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3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4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5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6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7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8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19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0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1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2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3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4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5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6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7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8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29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0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1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2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3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4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5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6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7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8張,共39張
  •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圖檔,第39張,共39張
列印
主要名稱:從八十年代回顧臺灣詩潮的演變
成文日期:不詳
類別:手稿
作者:林亨泰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39張共39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5.6*35.5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林亨泰|臺灣文學史|兩個球根|現代詩史|陳千武|詩社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是作者從八○年代回溯臺灣詩潮演變的,一篇帶有文學史構建企圖的評述:首先就起源於胡適〈文學改良芻議〉的文學史應歸列為中國文學或臺灣文學提出質疑,並援引陳千武的兩個球根論,提出1920年7月的《臺灣青年》月刊為臺灣新文學的起步,與追風〈詩的模仿〉為第一首臺灣新詩,等種種判斷。作者簡略論述了戰前風車詩社、戰後現代派運動、詩社等發展,夾雜對中國、臺灣兩岸文學發展的比較;一直到六○年代笠詩社、七○年代《龍族》詩刊、《陽光小集》等刊物與相關議題之討論,包含現代與傳統,鄉土、民族等文學論題;延續到對八○年代眾多詩刊、文學現象的觀察。(文/王柄富)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共39頁,書寫於美加美500字稿紙。
2.本筆資料後收錄於《林亨泰全集》第五冊(彰化:彰化縣立文化中心出版,1998.09),頁76-116。
印記/簽名:於第一頁右下方題名下有「林亨泰」簽名
提供者:林亨泰
登錄號:NMTL20130170006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