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分類:人類學\民族學
標本說明:本件標本整體呈現闊口淺籃狀,籃底(即籃器內底部)以雙條約0.5mm的藤片做四分起底,藤皮朝上編製,密實無孔。器身立面則以簡單合逢螺旋編法組成,先將藤肉削成細圓條狀,並環繞器身同時向上纏繞數層;器身上緣以打結縫綴法收邊。4根藤條分別由圓形底座沿籃身向上,於略高於口緣處彎起成耳,再向下至底框。底座、邊框與4提把皆漆成紅色,籃身內側底部則有紅、綠塗料,以四分對稱方式漆上。
對於此標本有兩種說法,一為盛裝菜餚、粥品使用,一為喜宴時放置檳榔、香菸等招待客人使用。訪談中,部落耆老亦提及此類型編器,視大小不同,也會有不同的功能,但多數是用作食物盛器。
此標本註明原始採集地為賓朗,但Pinaseki(下賓朗)部落耆老認為部落較少見到給藤器上色,即使上色也頂多使用一種色彩,尤以紅色為多。且部落中pataruwan通常無提耳,型制上與標本有細微差異。
館藏編號:19920500173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