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219
尺寸:14.3 x 14.3 x 4.8cm
歷史分期: 1965-(1965迄今)
推測年份(西元):1973~1973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奇龍瓷器
製造地:臺灣北投
關鍵詞:阿蓮鄉農會、奇龍瓷器、白花綠葉紅果、陶瓷、飯碗
文物描述:1.白釉印字白花綠葉紅果彩繪紋瓷碗蓋,敞口,圓唇、浅弧腹,矮圈足。全器施白釉,釉面光滑,碗蓋內壁素面無紋,外壁一側印有「中華民國六十二年農民節紀念 阿蓮鄉農會贈」紅色字樣,一側彩繪有白花綠葉紅果圖案,白花分為五瓣,花蕊呈淡金色,玲瓏可愛,白花周圍以深褐色和綠色釉彩勾勒莖葉作為襯托,莖葉上點綴有小紅果,整體風格寫意,清新典雅。圈足外側印有一圈燙金細線,底部中央印有「奇龍瓷器」的方框紅字落款。
2.碗蓋底部有「奇龍瓷器」字樣,推測為「奇龍窯業公司」所製造,該公司是北投一家專製餐具的瓷器公司,由金義合陶器工廠衍生而來,產品品質很高。1933年臺北萬華人陳芳鑄從「臺灣窯業株式會社」與「大屯製陶所」聘請林士奇等七、八位技師,在萬華設立「金義合陶器工場」,專業生產餐具,成為臺北地區最早創立陶瓷廠的本島人。後來金義合的技術人員林士奇等人又出來自立窯場,先後直接間接地衍生了「永大」、「永豐」、「奇龍」、「陳永」、「淡江」與「江西」等專業燒製餐具瓷的窯場,使北投成為臺灣最重要的餐具瓷區。
參考資料:1.徐文琴,2010。1930-60年代臺灣碗盤圖繪紋飾之研究,臺灣文獻,61(2):111-152。
2.北投燒與大屯燒衍生的窯場,北投•陶瓷•願景~北投百年陶瓷回顧與創作展,http://www.ericwork.idv.tw/honggah/exhibition/20030607/peitou/peitou_5.htm(瀏覽日期:2020/07/17)。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