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青花綠彩福字橫線紋碗
登錄號:2004.003.1370的圖片(20040031370_A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4.003.1370的圖片(20040031370_A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370的圖片(20040031370_A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370的圖片(20040031370_A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04.003.1370的圖片(20040031370_A004.jpg),第4張,共4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4.003.1370

尺寸:16.3 x 16.2 x 6.7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推測年份(西元):1946~1951
年代描述: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飲食用具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臺灣北投
關鍵詞:六角星福字紋、青花線紋、青花綠彩
文物描述:1.本件為青花綠彩福字橫線紋碗,器形呈敞口,深圓腹,底部厚圈足。施釉,多顆粒、氣泡,稍有開片現象,尤其以碗底、外壁及圈足外緣更為明顯。內壁口沿畫一道青花橫線,內底蓋印青花六角星形福字裝飾;外壁手繪青花及綠彩橫線,並以橡皮印章蓋上一組一組的青花豎線,形成橫直交錯線條的簡單紋樣,為北投燒、大屯燒兩大系統陶瓷廠常見的日用陶瓷裝飾。
2. 北投窯的開展起源於日本京都陶藝家九代帶山與兵衛,時間為明治27年(1896年),這不但是北投窯業創立的時間點,也是日本人最早到臺灣開設陶瓷事業的紀錄。起初北投窯以生產日用陶瓷為主,如餐具、茶具、花器、酒器等等,技法則為傳統轆轤拉胚,不過到了二十世紀初期,後續日本經營者引進現代經營技術,也擴大為機械化生產,商品也從飲食器具擴展至瓷磚、電瓷、耐火磚等事業。
參考資料:1.陳新上,2011。臺灣百年.陶瓷.北投燒:臺灣現代陶瓷的故事。新北:博揚文化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2.余玉琦,2017。青花福字線紋碗,還能說什麼?「非典型」青花特展策展團隊著,還能說什麼?「非典型」青花特展,頁:174-176。臺北:國立臺灣大學藝術史研究所。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A
編目日期:2020/10/15
已瀏覽清單
藏品(水藍,林品任/「田園」與小提琴協奏曲)的圖片
藏品(石環製作材料-周緣修整石環粗胚)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1737))的圖片
藏品(〈第四回街庄吏員事務講習終了紀念〉 )的圖片
藏品(浮雕幾何紋木盾)的圖片
藏品(竹越與三郎著《日本在臺灣的統治》)的圖片
藏品(坐姿少女/抱布熊)的圖片
藏品(磚燒梅花糕餅模具)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