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日本明治時計株式會社製八角木質掛鐘組
登錄號:2005.012.0134的圖片(20050120134_I001.jpg),第1張,共2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5.012.0134的圖片(20050120134_I001.jpg),第1張,共2張
登錄號:2005.012.0134的圖片(20050120134_I002.jpg),第2張,共2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5.012.0134

尺寸:30.5 x 56.7 x 11.8cm
歷史分期:1895-1945(日本時代)
推測年份(西元):1908~1955
年代描述:日本明治時計株式會社於明治30年代便開始製造八角掛鐘,該公司的菱形MC商標於1908年(明治41年)起開始登記使用,故以此年為推測起始年代。戰後此型號掛鐘仍繼續生產,並改型號為No.50,是1945年非常暢銷的型號之一,不過昭和20年代後期(1945-1955)八角尾長型的掛鐘變得過時而消失。
類別一:器物類,建築與居處空間,家具
創作者/製造者:明治時計株式會社
製造地:日本
關鍵詞:機械鐘、八角尾長型、掛時計
文物描述:1.本件日本明治時計株式會社製八角木質掛鐘組,分為掛鐘盒體、鐘擺與發條3部件。掛鐘主要吊掛於牆面,傳統樣式多以發條上鍊做為時鐘的動力來源,透過機芯下方的擺錘左右擺動帶動齒輪計算時間。日治時期的掛鐘多以木材製作盒體,可分為全部日本進口,以及由日本進口機芯後,於臺灣組裝兩大類。製作精美的掛鐘除了報時功能外,也具有美化家內或公共場所的裝飾用途。
2.日本明治時計株式會社,由創辦人松岡善兵衛於1895年(明治28年)創立。1904-1905年日俄戰爭期間、1914-1918年第一次世界大戰與1939-1945年第
參考資料:1.蘇文清,2017。臺灣早期⽇式⽊質機械掛鐘之研究與修復,⽂化資產保存學刊,42︰73-91。
2.明治時計株式会社の商標,TIMEKEEPER,http://www.kodokei.com/ch_031_2.html (瀏覽日期:2020/07/22)。
3.明治時計株式会社,TIMEKEEPER,http://www.kodokei.com/c2_046_3.html(瀏覽日期:2020/07/22)。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C
編目日期:2020/10/19
已瀏覽清單
藏品(昭和十八年廖溫魁地目變更登記申請書副本)的圖片
藏品(《臺灣旋律二樂章》修訂版  管弦樂曲  總譜  手稿  完稿)的圖片
藏品(香茹)的圖片
藏品(《紅毛港紀實》系列17)的圖片
藏品(銀樓打金工具一組)的圖片
藏品(小木通)的圖片
藏品(大承出版社社出版《前鋒》叢書4期)的圖片
藏品(1950至2006年臺灣常民生活)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