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千花萬變I
登錄號:20120010015的圖片(20120010015_P001.jpg),第1張,共4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20010015的圖片(20120010015_P001.jpg),第1張,共4張
登錄號:20120010015的圖片(20120010015_P002.jpg),第2張,共4張
登錄號:20120010015的圖片(20120010015_P003.jpg),第3張,共4張
登錄號:20120010015的圖片(20120010015_P004.jpg),第4張,共4張
作者:麥立倫
文物分類:藝術類\工藝類
材質:鈉玻璃、千花玻璃
尺寸:長:13 x 寬:13 x 高:45cm
藏品描述:麥立倫(Mike Li)是一位專注於鍛鐵藝術的澳洲藝術家,他的創作以堅韌且獨特的金屬工藝聞名。麥立倫在藝術界擁有豐富的經驗,他的鍛鐵技術融合了現代與傳統工藝,展現了深厚的技術功底和創新精神。他將金屬材料通過焊接、雕刻等技法,創作出結構複雜且具有視覺衝擊力的作品。與戴秀梅結婚後,麥立倫進一步探索玻璃與鍛鐵的複合藝術形式。他們夫婦在合作過程中,克服了玻璃與不鏽鋼融合的技術挑戰,創作出如〈樹靈的化生〉、〈大海的幕斯〉、〈賽納河〉和〈尼羅河〉等作品,這些作品成功地將兩種材質的特性巧妙融合,展現了其獨特的藝術視角和技術創新。
本件作品為〈千花萬變 I〉,為利用底部的鐵架,架起象牙狀的吹製玻璃,此吹製玻璃內層為純白色,外層為透明無色,外層玻璃中熔著了綠色氣泡狀的裝飾,此為千花玻璃切片而成,突顯出玻璃表面的層次與變化,顯現出此玻璃的千變萬化。這種設計不僅展現了玻璃的透明性和光影效果,還表達了玻璃工藝中不斷變化的美感,象徵著萬千變幻的自然與藝術。
吹製玻璃是一種極具技巧的玻璃工藝技術,通過吹管將熔融狀態的玻璃膏吹成各種形狀,使用的材料是坩堝窯爐中的玻璃膏。首先,玻璃原料在坩堝窯爐中被加熱至約1350°C,使其變成膏狀,待降溫至1150°C後,將金屬吹管一端伸入熔融玻璃中,並捲起適量玻璃膏,從吹管另一端向玻璃內部吹氣,吹出小泡,再捲起適量玻璃膏,吹大球體後加熱,然後多次沾上白色的玻璃粉以創造底色,再捲起透明玻璃膏後將球體吹大並整形。接著經加熱後捲起在工作台上放置的千花玻璃,再加熱使之熔合,最後經架橋、切斷瓶口、開口整形、切斷架橋、放入徐冷爐中徐冷,待徐冷後研磨拋光底部,再放置於鐵架上完成作品。

登錄號:20120010015

典藏單位:新竹市文化局
管理單位:新竹市玻璃工藝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國畫作品-- 駿奔何所事)的圖片
藏品(瓷杯)的圖片
藏品(裡白巴豆)的圖片
藏品(談岡崎郁子女士論台灣文學中の所謂的新時代)的圖片
藏品(大型鹿左下顎第3大臼齒)的圖片
藏品(王錐向大甲郡守杉山靖憲提政事集會申請書)的圖片
藏品(廟宇木構件)的圖片
藏品(一喻千金能撼心)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