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3.035.0025
尺寸:21 x 21.2 x 17.5cm
歷史分期: 1945-1965(二戰後初期)
類別一:器物類,產業,製帽
類別二:器物類,產業,製帽
文物描述: 此藺草帽編織模具包含三個帽仔模,帽仔餅與帽仔架各一,並有兩個藺草磨平用的鵝卵石,編織藺草帽時,會透過圓柱模具編織帽型,而等到編織帽簷時,則會置放在帽仔架上,以便增加帽簷寬度。
有關臺灣藺草編織的歷史,約最早起於清朝,一開始都是以編織草蓆為主,後來在苑裡洪鴦的發展下,開始編織帽子等生活用品。而臺灣的藺草帽蓆生產約在1901年間達盛期,1903年在日本勸業博覽會由日本政府向國際推介,打開了外銷的市場,由於苑裡交通不便,因此當時都統一由大甲帽蓆檢查所檢查後再銷往各地,因而有大甲帽的美譽,但對此說法,也有部份大甲人覺得商榷。
目前館內已有收藏藺草蓆但並無收藏有關藺草編織工具,建議可入藏此組道具,更完整有關臺灣的藺草編織歷史文化。
編目者:張銘宏
編目日期:2016/0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