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饕餮紋方鼎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4t.jpg)(CC BY),第1張,共13張
CC BY(姓名標示)    圖檔加入下載清單圖示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4t.jpg)(CC BY),第1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1t.jpg)(CC BY),第2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2t.jpg)(CC BY),第3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3t.jpg)(CC BY),第4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5t.jpg)(CC BY),第5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6t.jpg)(CC BY),第6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7t.jpg)(CC BY),第7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a0008t.jpg)(CC BY),第8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d0001t.jpg)(CC BY),第9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d0002t.jpg)(CC BY),第10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d0003t.jpg)(CC BY),第11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d0004t.jpg)(CC BY),第12張,共13張
登錄號:30177的圖片(br30177nd0005t.jpg)(CC BY),第13張,共13張
文物分類:器物類\歷史文物
其他:西周早期
尺寸描述:高21.5 寬17 厚14
文物描述:國立歷史博物館藏《饕餮方鼎》(館藏編號30177)。此鼎,形方,敞口,方唇,立耳微外傾,四柱足,器腹正面寬於側面。器腹四面主紋各飾一饕餮紋,近口沿處則飾一帶狀夔紋,地紋填雷紋,中心點以一凸棱飾之;四足之上亦各有一凸棱;四柱足無紋。
《說文解字》中對「鼎」的解釋是:「鼎,三足,兩耳,和五味之寶器也。象析木以炊。」。今日對鼎的形制、名稱和用途,並無異議。其大部份當烹飪器,考古發掘出土的鼎有底部與足部帶煙炱者,可確定其為炊器,但於宴會當中,亦用作盛肉或盛調味品之器具。鼎的基本結構為三足、兩耳、深腹,腹備實肉,足備穩立揚火,耳備扛運。

館藏編號:30177

典藏單位:國立歷史博物館
已瀏覽清單
藏品(國畫作品-- 駿奔何所事)的圖片
藏品(瓷杯)的圖片
藏品(裡白巴豆)的圖片
藏品(談岡崎郁子女士論台灣文學中の所謂的新時代)的圖片
藏品(大型鹿左下顎第3大臼齒)的圖片
藏品(王錐向大甲郡守杉山靖憲提政事集會申請書)的圖片
藏品(廟宇木構件)的圖片
藏品(一喻千金能撼心)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