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橄欖綠釉壓印紋陶甕
登錄號:2002.004.0257的圖片(20020040257_I001.jpg),第1張,共6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02.004.0257的圖片(20020040257_I001.jpg),第1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257的圖片(20020040257_P001.tif),第2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257的圖片(20020040257_I002.jpg),第3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257的圖片(20020040257_I003.jpg),第4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257的圖片(20020040257_I004.jpg),第5張,共6張
登錄號:2002.004.0257的圖片(20020040257_I005.jpg),第6張,共6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02.004.0257

尺寸:37 x 36.4 x 49.5cm
歷史分期: 1796-1821(清代-嘉慶), 1821-1851(清代-道光), 1851-1861(清代-咸豐), 1861-1875(清代-同治), 1875-1895(清代-光緒), 1895-1912(日本時代-明治時期)
年代描述:十九世紀
類別一:器物類,飲食用具,加工保存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中國南方
關鍵詞:黃綠釉、酒甕
文物描述:1.橄欖綠釉壓印紋陶甕,圓口,方唇,頸略內縮,圓肩,平底,腹部中央凸出,向下斜收至底部,整體呈橄欖形。外器壁上半肩部至腹部上方壓印直線條紋,腹部飾有雙線陰刻形成的三圈環狀紋。器身內外上橄欖綠釉,釉不及底,外器壁可見許多褐紅色補丁,多集中在肩部與腹部中央。
2.除了臺灣遺址,可見於長崎、沖繩等地遺址出土,多用於儲藏酒類等液體,亦可轉作其他儲藏用途。根據胎釉特徵,屬中國華南製品,但目前確切窯址產地不詳。可見於澎湖將軍一號沉船,推測主要流行年代於19世紀。
參考資料:陳新上,2002。阿嬤硘仔思想起:館藏臺灣日用陶瓷。臺北:臺北縣立鶯歌陶瓷博物館。
編目者:委託編目-博典科技文化有限公司
編目日期:2019/12/17
已瀏覽清單
藏品(無,有載重情形)的圖片
藏品(鄧南光135底片(1344))的圖片
藏品(臺灣年代叢刊8)的圖片
藏品(臺灣風景家鴨游泳)的圖片
藏品(飛龍掌血)的圖片
藏品(陶把)的圖片
藏品(飛鳥系列:海燕/側飛)的圖片
藏品(跳舞的原住民男女)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