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 藏品資訊
木雕軟身菩薩像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0張
僅限公開瀏覽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2.JPG)(僅限公開瀏覽),第2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3.JPG)(僅限公開瀏覽),第3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4.JPG)(僅限公開瀏覽),第4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6.JPG)(僅限公開瀏覽),第5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7.JPG)(僅限公開瀏覽),第6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8.JPG)(僅限公開瀏覽),第7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09.JPG)(僅限公開瀏覽),第8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10.JPG)(僅限公開瀏覽),第9張,共10張
登錄號:2017.001.1327的圖片(20170011327_I011.JPG)(僅限公開瀏覽),第10張,共10張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登錄號:2017.001.1327

尺寸:11.1 x 5.5 x 36.9cm
歷史分期:1683-1895(清代)
類別一:器物類,宗教禮俗,神像及象徵物
創作者/製造者:不詳
製造地:不詳
關鍵詞:菩薩、菩提薩埵、大士
文物描述:1.本件木雕軟身菩薩像,粧佛清除。造像屬於軟身神像,分為頭部與身軀、上手臂、下手臂與手掌、大腿、小腿與腳掌,共十個構件組裝而成,各部位以關節接合,四肢可活動。頭部雕鑿盤髮,身軀雕塑乳房。
2.菩薩又稱大士,菩薩為梵語「菩提薩埵」音譯之簡稱,意譯為「覺悟之有情眾生」,大乘佛教認為菩薩為佛的脅侍,為協助眾生免除煩惱與苦難,進而引導眾生脫離輪迴,將於未來成佛。大乘佛教有八大菩薩之說,然而經典對於八大菩薩的名號則有不同說法,漢傳佛教供奉觀世音菩薩、文殊師利菩薩、普賢菩薩、地藏王菩薩為四大菩薩。(富俐崴文化事業有限公司/謝宗榮計畫主持)
參考資料:林保堯,1997,《佛教美術講座》。臺北: 藝術家出版。
編目者:張淑卿
編目日期:2017/03/14
已瀏覽清單
藏品(砥石)的圖片
藏品(臺灣澤蘭)的圖片
藏品(印繪紅蝦折沿淺圓盤)的圖片
藏品(砥石)的圖片
藏品(平等新約紀念郵票)的圖片
藏品(臺灣兩面複葉耳蕨)的圖片
藏品(內觀外)的圖片
藏品(顏水龍著《臺灣工藝》)的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