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主要名稱:文星 16卷7期 97期的藏品圖
主要名稱:文星 16卷7期 97期
出刊/發行日期:民國54年11月1日
類別:期刊
發行人:蕭孟能
編輯:文星雜誌編輯委員會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1冊
尺寸大小(長*寬*高):26.4*19*0.4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李敖 | 陸嘯釗 | 范光陵 | 黃文範 | 葉石濤 | 張潤冬 | 劉金田 | 文星書店出版 | 陳紹鵬 | David Ferry | 新夷說──「孫逸仙和中國西化醫學」代序 | 紀念國父百歲誕辰叢刊七種前言 | 八封信──「電腦與你」解答 | 投下一顆氫彈 | 留學生的職業眞相──留學生有「三畏」! | 臺灣的鄕土文學 | 從「窗外」到「象牙塔外」──讀李敖、蔣芸二位先生大作有感 | 閨秀派吶喊了──「象牙塔外是什麽」讀後 | 李敖先生著作九種 | 現代人眼中的華茲華斯
內容目次:「全人類的信使」──敎宗保祿六世 | 編輯室報告 | 國父孫中山的時代和他的生平 | 新夷說──「孫逸仙和中國西化醫學」代序──引論──都是中國人‧中國人打中國人‧外國人的爸爸‧中國沒有「民族主義」‧眞的「民族主義」是什麼?‧「民族主義」是西化的產品‧「洋務運動」開始了!‧關於「上李傅相書」‧孫中山眼中的西方‧「眞義和團之思想耳!」‧遊學自西方‧林語堂的「孫中山非中國人」論‧錢玄同論「十足之中國人」‧洋派作風‧從「曲解化」到「八股化」‧從「思想之變化」着手‧結尾幾句話 | 「孫逸仙先生──中華民國國父」敍言 | 「國父的高明光大」自序 | 紀念國父百歲誕辰叢刊七種前言──「孫中山自由民主言論彙編」 孫文著‧「孫中山新思想類編」 孫文著‧「孫中山先生傳記和考證」王瑛琦等著‧「孫中山先生感憶錄」鄭照等著‧「孫文主義論集」戴季陶等著‧「孫中山和共產主義」崔書琴等著‧「研究孫中山的史料」姚漁湘等著 | 為研究中國法制史開幾條路──目的不要搞錯‧ 擴大中國法制史的疆域‧三位一體的研究態度‧五花八門的研究方法 | 改革的「折衷派」──敎宗保祿六世(Pope Paul Ⅵ1897年生 義大利人) | 現代人眼中的華茲華斯 | 袁世凱的發跡──一、家庭背景 ‧二、隨慶軍東征‧三、訓練韓軍‧四、駐韓十二年‧註釋 | 傳統裡的反傳統──談談鄭板橋的藝術思想──反對因襲傳統‧一代「抽象大師」‧對自我的肯定‧最後的話‧注釋 | 一本「學格」明以敎我 | 八封信──「電腦與你」 | 投下一顆氫彈 | 想稱您為老師 | 能否改行唸電腦 | 加强我學電腦的決定 | 留學生的職業眞相──留學生有「三畏」!‧吃洋飯的喜劇‧做「官」與做「舘」‧厨房十八般武藝‧這種笨腦子還留學?‧博士不如茶博士‧女留學生幹何營生?‧洋餐舘女士及其他‧華人在美有三舘 | 臺灣的鄕土文學 | 王世昌的俯瞰激湍圖──故宮讀書劄記 | 從「窗外」到「象牙塔外」──讀李敖、蔣芸二位先生大作有感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期內容包含文稿20篇。葉石濤〈台灣的鄉土文學〉以賴和為台灣文學始祖,細述以下楊逵、張文環及「戰前」、「戰後」時期作家與文學風潮,文末點出「笠」詩社等當代重要潮流;彷彿台灣文學史綱,值得一讀。劉金田〈閨秀派吶喊了〉回應李敖批評瓊瑤小說《窗外》,文人蔣芸為瓊瑤護航一事,諷刺閨秀派作品不求進取,無法撼動他人的質疑;可窺見當時文壇一派人的看法。翻譯作品有陳紹鵬譯David Ferry〈現代人眼中的華茲華斯〉。(文/譚凱聰)
其他說明:民國46年11月5日創刊
提供者:林瑞明
登錄號:NMTL20060430224
列印 大圖瀏覽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