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圖檔,第1張,共8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圖檔,第2張,共8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圖檔,第3張,共8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圖檔,第4張,共8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圖檔,第5張,共8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圖檔,第6張,共8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圖檔,第7張,共8張
  •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圖檔,第8張,共8張
列印
主要名稱:趙之謙傳:(六) 繪畫的拙與野
成文日期:不詳
類別:手稿
作者:王家誠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8張共8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5.7*36.7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王家誠|趙之謙|繪畫|畫風|陳寶善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講述趙之謙獲得永嘉知縣陳寶善的惜才任用,期間思維繪畫中「野」與「拙」的不同。作者敘述到,陳寶善為趙之謙謀求軍幕的職務,於清咸豐十一年(1861)客居溫州瑞安期間,在創作上思維繪畫中的「野」與「拙」。趙之謙服膺於古人的書畫傳統,藉由現實世界中的自然映證和友人切磋,於書法、繪畫和篆刻的齊頭鑽研,因此發展出新的藝術風格。此時期繪製〈異魚圖〉和〈甌中物產卷〉,成為記述該時地生態博物的寫生之作;〈甌中草木圖〉則印證自然而為新畫風的代表。(文/葉乙麟)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8張共8頁,書寫於600字金球牌稿紙。
2.第1頁標題下有作者署名。多頁用紅字註記引用書目。
3.本筆資料有剪貼、修改增補痕跡。
4.本筆資料收錄於《趙之謙傳(上)》(臺北:國立歷史博物館,2002),頁83-92。
5.趙之謙(1829-1884),號悲盦,清代書畫家、篆刻家。
6.陳寶善(1821-1889),清代官員。
印記/簽名:第1頁右下角有王家誠簽名。
提供者:趙雲
登錄號:NMTL20150270159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