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1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2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3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4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5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6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7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8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9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10張,共11張
  •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圖檔,第11張,共11張
列印
主要名稱:溥心畬傳:(三九) 故妻猶有墓
成文日期:不詳
類別:手稿
作者:王家誠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11張共11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5.7*52.4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王家誠|溥心畬|四書經義集證|溥心畬書畫紀錄片|姚兆明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敘述溥心畬書畫作展概要、情緒週期的生成與紀錄片的拍攝。作者講述民國四十八年(1959)溥心畬在歷史博物館的書畫創作展,展覽將多年來所作歌、賦為題材的如〈變葉木〉、〈水薑花〉和〈帚生菌〉,做了詩、書、畫的完美結合,同時也繼承了順治皇帝指紋印畫法,如為姚兆明畫的〈歸牧圖〉,即是將指紋點綴成牛的技法。這一年,溥心畬還完成《四書經義集證》手稿,由中央圖書館購藏。另一方面,轉眼來臺已十年,悲秋、思鄉 、懷人,成了溥心畬固定不變的情緒週期,生離死別的親人,一直銘刻於心。又如兒媳姚兆明準備前往義大利進修,溥心畬寫信給劉河北希望能給予協助。最後則提到,由章宗堯製片、杜雲之編導〈溥心畬書畫〉紀錄片開始拍攝,影片中各體書法示範,山水花卉創作,還有一段月琴的即興演出,這部紀錄片於民國五十年(1961)獲得金馬影展特別藝術獎。 (文/莊千慧)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11張共11頁,書寫於600字金球牌稿紙。
2.第1頁標題下有作者署名。
3.本筆資料有多處剪貼、修改增補痕跡。
4.本筆資料刊登於《故宮文物月刊》第17卷第11期(總203期),2000年2月,頁134-144。後收錄於《溥心畬傳》(臺北:九歌,2017),頁365-370。
5.溥心畬(1896-1963),藝術家、美術系教授。
6.杜雲之(1923-?),編輯、小說家。
印記/簽名:第1頁右下角有王家誠簽名。
提供者:趙雲
登錄號:NMTL20150270245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