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的藏品圖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3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4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5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6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7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8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9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0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1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2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3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4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5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6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7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8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19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0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1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2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3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4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5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6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7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8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29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30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31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32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33張,共34張
  •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圖檔,第34張,共34張
主要名稱:魯迅在台灣(影本)
成文日期:民國81年5月19日
類別:手稿
作者:陳芳明
原件與否:重製品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34張共34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7.9*21.6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陳芳明|魯迅|台灣
內容目次:前言|日據時期台灣作家與魯迅|戰後初期的魯迅介紹|反共政策下的反魯迅傳統|結論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篇以政治角度討論魯迅在台灣的地位。首先釐清魯迅對日據時期台灣作家影響甚微。戰後初期雖有譯介魯迅作品的盛況,但因二二八事件後知識分子沉默而中斷。國民政府來台後,國民黨推行反共文藝政策,將魯迅作品列入官方規定的禁書,文學界陳西瀅、蘇雪林等人反魯迅的風潮,也在一九六零年代達到高峰。(文/謝欣珈)
其他說明:1.文末作者謹識:一九九一年五月十九日,本文以演講稿方式,在日本京都向台灣文學研究會、中國文藝研究會的會員提出報告。2.本文係根據演講稿改寫,在此向塚本照和、下村作次郎、張良澤等教授,及友人黃英哲先生致謝。3.文末有65則註解。4.本文後刊於《文學台灣》第5期,1993年1月5日,頁207-240。
提供者:文學台灣雜誌社
登錄號:NMTL20120210011
列印 大圖瀏覽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