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Title:
That Time in My Youth: A Record of My Young Literary Fellowship Dispatch Companions
Category:
Manuscript
Author:
Zhong Zhaozheng
No. of Item:
33 sheets with 33 pages of content
Dimension:
25.3*35.8cm
Description:
By Zhong Zhaozheng. Handwritten on 600-character manuscript paper. Completion date May 1989; 33 pages.
Literary Fellowship Dispatch was the first newsletter in post-war Taiwan created for a group of literature-loving friends. It was launched in April 1957 by Zhong Zhaozheng, who was also in charge of publication by mimeograph. The newsletter's run lasted from April 23, 1957, through September 9, 1958. There were nine participating writers: Chen Huoquan, Zhong Lihe, Li Rongchun, Shi Cuifeng, Zhong Zhaozheng, Liao Qingxiu, Xu Bingcheng, Xu Shanmu, and Yang Zhijiang. This text describes correspondence between the writers and commentaries on different works.
主要名稱:
那一段青春歲月─記我的「文友通訊」青春群像─
成文日期:
民國78年5月
類別:
手稿
作者:
鍾肇政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33張共33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25.3*35.8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鍾肇政│文友通訊│張良澤│文心│許炳成│廖清秀│陳火泉│人生三書│青春│恩仇血淚記│鍾理和│李榮春│祖國與同胞│張良澤│方言文學│台灣文學│施翠峰│陳永善│陳映真│筆匯│鄭清文│鄭清茂│許山木│四十五自述│文學界
內容目次:
緒言-青春的定義/新生一代台灣作家躍現文壇/台灣文學-誰來繼起/「文友通訊」邁出了第一步/作品輪閱-提出作品接受考驗/台灣方言文學-第一個討論的命題/批評登場-文友揭露坦白意見/第一次聚會,互識盧山真面目/虛驚-第二次聚會的干擾/「通訊」結果-由絢爛歸平靜/歷數青春群象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評論,33頁。《文友通訊》一九五七年四月由鍾肇政發起,並負責以油印寄發給文友,彼此互通訊息的刊物,是戰後台灣作家第一份聯誼性的通訊,自一九五七年四月二十三日發出後,至一九五八年九月九日發出最後一次通訊止,計維持了一年四個月。參加的作家有:陳火泉、鍾理和、李榮春、施翠峰、鍾肇政、廖清秀、許炳成、許山木、楊紫江等九人。文中對各作家之互動往來、不同作品之發表評論多有描述。(文/黃貝玉)
其他說明:
鍾肇政著,書寫於600字稿紙,成文於1989年5月,33頁。《文友通訊》是戰後台灣作家第一份聯誼性的通訊刊物,1957年4月由鍾肇政發起並負責油印寄發。自1957年4月23日起至1958年9月9日止,計維持了1年4個月。參加的作家有:陳火泉、鍾理和、李榮春、施翠峰、鍾肇政、廖清秀、許炳成、許山木、楊紫江等九人。本文對各作家之互動往來、不同作品之發表評論多有描述。
印記/簽名:
題名下方有作者簽名「鍾肇政」
提供者:
鍾肇政
登錄號:
NMTL20090220001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台灣人三部曲‧滄...
主要名稱:文星 55-60期...
主要名稱:文星 31-36期...
主要名稱:台灣文學定位的過去...
主要名稱:台灣文學八十年
主要名稱:把台灣人的文學主權...
主要名稱:催生台灣文學研究期刊
主要名稱:第一個台灣文學系
主要名稱:林宗源參加台灣文學...
主要名稱:一九九四台灣文學會議
主要名稱:台灣文學館公聽會發...
主要名稱:大巖鎮
主要名稱:咱若打開心靈的門
主要名稱:編輯導言
主要名稱:縱橫文筆見高情—「...
主要名稱:網路時代的方向—悼...
主要名稱:一陰一陽:與張文環...
主要名稱:「過河卒子 只能前...
主要名稱:北台文學綠映紅(影...
主要名稱:參加台灣文藝笠詩刊...
期刊名稱:TÂI-OÂN G...
期刊名稱:TÂI-OÂN L...
期刊名稱:TÂI-OÂN L...
期刊名稱:TÂI-OÂN G...
期刊名稱:文學季刊2期
主要名稱:那時
主要名稱:國策文學、思考箝制...
期刊名稱:臺灣文藝108期副...
主要名稱:台杏第一屆台灣文學...
期刊名稱:臺灣文藝10卷40期
主要名稱:青春不老—爾雅版「...
主要名稱:論國家與國家文學
主要名稱:何妨文學先行
主要名稱:台灣文學館要名實相符
主要名稱:請速設立台灣文學館
主要名稱:台灣文學進入國際社...
主要名稱:「統一」意義的轉變
主要名稱:我所知道的中國「台...
主要名稱:一位老作家的故事
主要名稱:頭城狂人劃一題名:...
主要名稱:「當我們青春年少」...
主要名稱:中研院文哲所的台灣...
主要名稱:台灣學界如何正視台...
主要名稱:關於李榮春的短篇小說
主要名稱:所謂能言、善譬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