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圖檔,第1張,共8張
  •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圖檔,第2張,共8張
  •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圖檔,第3張,共8張
  •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圖檔,第4張,共8張
  •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圖檔,第5張,共8張
  •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圖檔,第6張,共8張
  •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圖檔,第7張,共8張
  •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圖檔,第8張,共8張
列印
翻譯名稱:一九三五年的台灣文學及今後的動向
其他:昭和11年3月1日
類別:手稿
譯者:葉笛
作者:郭天留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7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19.3*26.6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葉笛|葉寄民|郭天留|東方孝義|台灣文藝聯盟|台灣文藝|大眾文學|劉捷
內容目次:一般的傾向|重要的作品|詩|批評|一九三六年預料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作者藉兩個面向回顧1935年的台灣文學:一是行動性的文藝活動,二是實質性的作品。這一年,政治社會運動瀕臨窮途,但文藝運動興盛並朝普羅文學發展。作者介紹以台灣文藝聯盟為主,刊載於《台灣文藝》的作品,並談論詩界與評論界的狀況。作者以對1936年的預料總結,認為台灣文學將越來越興盛,文藝活動會成為文化運動的一翼,創作將更富社會性與鄉土性,評論也更有獨創性。(文/朱英韶)
其他說明:1. 日期為刊登日期,原文刊載於《臺灣時報》196號,40~50頁(稿末註著12.23的日期),後收錄在《日治時期文藝評論集》。
2. 郭天留為劉捷之筆名。
印記/簽名:修改字跡
提供者:葉蓁蓁
登錄號:NMTL20070280030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