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王鵬程〈小楷為王開運六十晉一祝壽詩〉
類別:
手稿
創作者:
王鵬程
原件與否:
原件
數量單位:
1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19*13.4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否
關鍵詞:
王鵬程|王開運|壽詩|南社|楷書|漢詩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件藏品為作者王鵬程寫給友人王開運(1889-1969)六十一歲壽辰的七言絕句一首,「鶴算籌添甲子盈,鵬程酒晉菊花觥。宗兄己丑吾辛卯,所願先生覺後生。」第三句提到王開運生於己丑1889年,自己生於辛卯1891年。本詩寫於己丑1949年農曆重九後二日。
其他說明:
1.王鵬程(1891-1962),原名盤爐,字臥蕉、銘新,後改名鵬程,號礪鋒。臺南人。父親王元善早逝。少從宿儒王則修習漢文。曾任臺南新報編輯、漢文教師。1937年受神戶怡利公司之聘,東渡日本從事商業,1940年自組貿易公司,名為「三元公司」。1942年返臺。戰後擔任臺南市中區副區長、第一屆臺南市議會議員。為「南社」、「延平詩社」社員,與吳子宏、高懷清、王開運、王寶藏等相友善。
2.風格特色:王鵬程為臺南南社社員,其書法傳世甚少,也未受關注,此《小楷為王開運六十晉一祝壽詩》十分珍貴。筆法精到,法度嚴謹,因結體較方扁,而又可表現出六朝書風的平淡天然,是日治時期臺南書家中,工夫與天然兼而有之者,惜乎今日可見書作太少,難以窺見王鵬程書法的更多面貌。(文/莊千慧)
印記/簽名:
1.款識:己丑(1949) 重九節後二天為開運宗兄六十晉一壽賦祝 王鵬程。
2.鈐印:仁壽(朱文)、王鵬程印(朱文)。
(文/莊千慧)
提供者:
王駿嶽
登錄號:
NMTL20060720004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黃溥造致詹作舟明信...
主要名稱:廚娘劃一題名:周定...
主要名稱:無題名:未許輕論史...
主要名稱:第一製藥化學廠落成...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戊午例會詩...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辛亥例會詩選
主要名稱:吟草
主要名稱:和見賢兄颱風感賦
主要名稱:劉社友德安伉儷七秩...
主要名稱:春讌談詩
主要名稱:哭鷄
主要名稱:弔詩
主要名稱:家庭
主要名稱:漫沙詞丈九十壽慶(...
主要名稱:鳳英從良慕公出示有...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庚子年例會...
主要名稱:鳶山覽勝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詹作舟先生詩文集出...
主要名稱:詹作舟先生詩文集出...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睽違...
主要名稱:周定山收錄前人詩句...
主要名稱:好謀先生古稀大慶詩...
主要名稱:無題名:文啟後世千...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八月份月例...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十一月份月...
主要名稱:次一邨六十自嘲
主要名稱:丙戌詩作選抄(光復...
主要名稱:詩鈔詩稿(王睢鳥等...
主要名稱:唱和集
主要名稱:未到年時又別離
主要名稱:潛園詩草(丁酉 上)
主要名稱:敬和五十自訟原玉即...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雅集〈甲寅...
主要名稱:敬和梅樵先生羅山旅...
主要名稱:以專兄六十初度招宴...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晴園詩草
主要名稱:百川西藥局(三聯)...
主要名稱:石黑壽一先生雅正(...
主要名稱:無題名:出岫盤旋映...
主要名稱:送常締皈依寶覺寺
主要名稱:薔薇
主要名稱:醫校同級會席上賦呈...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詩稿(春草等篇)
主要名稱:詩鈔筆記本─星燭雙...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獨臥妥...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