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次南都見寄瑤韻
成文時間:
昭和16年
類別:
手稿
作者:
王開運
贈答者:
陳逢源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1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26.5*19cm(含底紙)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王開運︱陳逢源│南都│漢詩│王開運全集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筆資料為一首與人贈答唱和之作。本詩唱和應答對象為陳逢源的〈寄懷王杏庵〉,這首詩載於昭和16年(1941)11月21日《興南新聞》第四版的「心聲欄」,而詩人王開運則於昭和16年(1941)11月29日的同報同欄以本詩作為回應。陳氏的〈寄懷王杏庵〉旨在抒發對時局變動卻又不得不強作內心安頓的無奈,而王開運則藉本詩與陳逢源互訴苦悶以求慰藉。詩作全文如下:「半生坎坷幾辛酸,猶把殘棋冷眼看。文思自憐船上水,詩情更見筆翻瀾。不期魚肉寧彈鋏,祇好滄浪欲洗肝。喜得元龍豪氣在,評花煮酒醉鄉寬。」其中真摯情感表露無遺。(文/温惠玉)
其他說明:
1. 本筆資料總計1頁,所載用紙襯有岩石及青竹等底圖,畫面左上尚有題字及鈐印。
2. 本詩又載於《興南新聞》「心聲」欄,1941年11月6日,第四版。
3. 相關詩作與參考資料收錄於:黃哲永主編、呂興昌審定、王開運著《臺灣先賢詩文集彙刊•第六輯 16 •杏庵詩集》(臺北縣:龍文出版社股份有限公司,2009年3月),頁59、60;施懿琳、陳曉怡主編,《王開運全集•詩詞卷》(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09年7月),頁107。在此版本中,本詩首句作「半生坎坷幾辛『醉』」;施懿琳主編,《全臺詩•第伍拾貳冊》(臺南:國立臺灣文學館,2018年12月1日),頁490;林建廷,《臺南仕紳王開運社會活動與文學作品研究》(新北市:花木蘭文化出版社,2016年3月),頁282、511。
提供者:
王駿嶽
登錄號:
NMTL20060720036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賴和及其同時代的作...
主要名稱:受厄週年感作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慶弔詩辭門聯集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聚首原...
主要名稱:中華藝苑發刊百期索句
主要名稱:鑲牙(三首)(七律...
主要名稱:戊申逸園秋禊詩集(...
主要名稱:無題名:衣裳艷樸分...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十二月份月...
主要名稱:祝臺灣文藝創刊十週年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丙辰例會詩選
主要名稱:石錫烈(菽園農場)...
主要名稱:無題名:平分秋色負...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詹作舟先生詩文集出...
主要名稱:痛斥日本竄改侵華史...
主要名稱:吳錦順致張瑞和函(...
主要名稱:冬節憶神州
主要名稱:溪居 七絕魚韻
主要名稱:梅花
主要名稱:潛園詩鈔(一)
主要名稱:日月潭消夏;秋郊覓句
主要名稱:對聯詩稿集
主要名稱:鶴亭詩集
主要名稱:己酉逸園秋集賦呈諸...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戊午九月份...
主要名稱:鹿江吟會六月份詩課...
主要名稱:遊日本有感等詩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睽違...
主要名稱:詠霓吟社詩集
主要名稱:疊用漫沙兄「七十述...
主要名稱:新世風(七絕)劃一...
主要名稱:畫犬(七絕);宮女...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冬夜對酒
主要名稱:冬夜對酒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慈母心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枉爾稱...
主要名稱:鹿港攬勝
主要名稱:無題名:一劍風雲震...
主要名稱:己酉逸園秋集詩稿(...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