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圖檔,第1張,共8張
  •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圖檔,第2張,共8張
  •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圖檔,第3張,共8張
  •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圖檔,第4張,共8張
  •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圖檔,第5張,共8張
  •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圖檔,第6張,共8張
  •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圖檔,第7張,共8張
  •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圖檔,第8張,共8張
列印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影本)
成文日期:西元1999年3月22日/西元1999年3月23日
類別:手稿
作者:巫永福
原件與否:重製品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8頁/張
尺寸大小(長*寬*高):25.6*18.1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巫永福|新詩|村|名|凱達格蘭宮|黃得時|歷史
內容目次:村|名|十字詩十首|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為巫氏5首新詩,〈村〉描述農村情景,由白鷺、日落,農人趕牛等農忙景象,編織成農村風光。〈名〉以民間傳說描述雲林虎尾地名的由來。〈十字詩十首〉描述鄉土風景、民俗歷史,如芎蕉園、歌仔戲、媽祖繞境等意象,體悟作者對於鄉土的獨愛。〈凱達格蘭宮〉則是作者希望台灣應發掘幾千年的歷史面貌並展現於總統府中,屆時為可媲美羅浮宮的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為吊念黃得時的詩,念其對文學的付出以及作育英才的貢獻。(文/李怡芳)
其他說明:1. 書寫於「兩岸詩刊學術研討會」稿紙,左下方有「中國詩歌藝術學會 敬贈」字樣。
2. 成文日期:〈村〉1999-03-22;〈名〉、〈十字詩十首〉1999-03-23;〈凱達格蘭宮〉、〈祭黃得時〉1999-03-22。
3. 〈村〉,互見《巫永福全集》詩卷Ⅵ,1999,頁287-288;〈名〉,頁293;〈十字詩十首〉,頁289-290;〈凱達格蘭宮〉,頁294、295;〈祭黃得時〉,頁291、292。
4. 本筆資料為影本。
提供者:沈明進
登錄號:NMTL20090330062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