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季節詩集(1949~1954)
成文日期:
西元1949年/西元1954年
類別:
手稿
作者:
吳瀛濤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1冊
尺寸大小(長*寬*高):
27*19.8*0.9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吳瀛濤|新詩
內容目次:
農民節頌二章|憶啄木|清晨 |希求 | 歌唱|薔薇|大海|窗邊|夜女|往事|墳墓|疾駛|枯竭|太陽|信心|巴里島的神像|光影|來往|四季|畫室|靜物|音樂|交感|荒土|神話三章|墾荒|融合|詩法|素描|交呼|期望|蔥翠的思念|樂章|生長|意志|純粹|星宿|海珠|原理二章|繁星|浩海|蒼茫|飛星|懷念|童年|鵬程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筆資料為陽光詩集之第3部分:季節詩集,作者於1949年至1954年的作品,一共收錄45首詩。可從作者的創作分期觀察,作者在1949年僅收錄〈農民節頌二章〉,1950年至1952年之間的作品風格,多以灰暗、孤獨為主,如〈希求〉、〈墳墓〉等。自1952開始,作者的作品逐漸透露出在黑暗中看見希望的風格,如〈太陽〉、〈信心〉,在〈神話三章〉中也逐漸呈現其感受到新世紀的來臨,現代程式的進步。到了1953年,詩風逐漸從壓抑走向解放,轉變成純粹追求藝術的展現,如〈畫室〉、〈追求〉。(文/李怡芳)
其他說明:
1. 本筆資料名為《季節詩集》,但在《吳瀛濤詩全編》中則編入《都市詩集》與《生活詩集》。〈農民節頌二章〉、〈憶啄木〉、〈清晨〉、〈希求〉、〈歌唱〉、〈薔薇〉、〈大海〉、〈窗邊〉、〈夜女〉、〈墳墓〉、〈枯竭〉、〈信心〉、〈巴里島的神像〉、〈四季〉、〈畫室〉、〈靜物〉、〈音樂〉、〈神話三章〉、〈墾荒〉、〈素描〉、〈交呼〉、〈蔥翠的思念〉、〈意志〉、〈純粹〉、〈蒼茫〉互見《吳瀛濤詩全編》上,2010年,頁221-255。
2. 本筆資料書寫於孔雀牌600字稿紙,內容頁共45頁。
提供者:
吳瀛濤
登錄號:
NMTL20060170014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永州詩集
主要名稱:〈讀謝溪秋施憂憤憶...
主要名稱:生命拼圖(影本)
主要名稱:懷念吳老(謄稿)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47
期刊名稱:新新6期
主要名稱:〈民俗文學-昔時賢...
主要名稱:名賢集
主要名稱:俚諺注解
翻譯名稱:陌生的國土
主要名稱:私は村の有力者である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38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21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67
主要名稱:村;名;十字詩十首...
主要名稱:向明《新詩後50問》
主要名稱:文星 31-36期...
主要名稱:〈振作之歌〉三首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39
主要名稱:格言集
主要名稱:怎樣去找位置
主要名稱:為時已晚
主要名稱:〈民俗文學-思想起〉
主要名稱:〈民俗文學-流行歌...
主要名稱:〈民俗文學-纏足(...
主要名稱:順口溜
主要標題:吳瀛濤詩集剪報報紙...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51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70
主要名稱:永州詩集—木像續稿...
主要名稱:潤泉詩集草稿
主要名稱:落葉松〈影本〉
主要名稱:小論詩中的意象
主要名稱:台灣文藝季刊 8卷...
主要名稱:他們是很矛盾的(影...
期刊名稱:臺灣文藝14卷55...
主要名稱:〈民俗文學-行業圖...
主要名稱:民謠
主要名稱:寺廟匾聯
主要名稱:俚諺注解
主要名稱:蓮霧の花等四篇
主要名稱:吳瀛濤生平編年大事記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25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36
主要名稱:吳瀛濤葬禮50
主要名稱:京人形;木靈;蓮花...
主要名稱:詩論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