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戲演春帆樓
劃一題名:
台灣的兒女
成文日期:
西元1996年10月7日
類別:
手稿
作者:
李潼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82張共82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26.2*36.2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李潼|賴西安|春帆樓|馬關條約|人瑞
內容目次:
一、春帆樓外被暗殺的黃昏帝國老臣|二、考過的馬關條約誰記得?|三、百歲人瑞的戰火青春夢|四、籃球明星阿三哥的禮物|五、日本同意割讓四國、九州和琉球列島|六、敷衍敷衍大家都輕鬆?|七、台灣、九州和朝鮮民眾大暴動|八、太祖嬤搭坐骨董火車頭|九、遊山玩水看光景也得看路|十、在歷史舞台找尋今天的角色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筆資料描述一名國中老師,指派其班上康樂股長阿亮與同學,排演一部關於清朝與日本簽署馬關條約的歷史話劇《春帆樓紀事》的故事。同學們藉由阿亮的113歲太祖嬤口述,得知日本殖民時期的社會狀況,並拼湊各自的歷史知識,進而編排劇本、演出話劇,以此體驗當時的歷史情境。作者透過此一故事,嘗試凸顯台灣的歷史教育過於僵化以及校園內普遍存在的代課現象,擔憂台灣的教學品質與學生的學習狀況。(文/歐人鳳)
其他說明:
1. 本筆資料共82頁,書寫於600字稿紙,稿紙印有「李潼 文字」。
2. 目錄後貼有1996-10-03《中國時報》剪報一張,報導題名為「台灣省人瑞348位,榜首113歲」,內容報導台灣人瑞人數,及省長宋楚瑜登門拜訪人瑞並致贈金飾。
3. 本筆資料收錄於《戲演春帆樓》(台北:圓神,1999年12月),目錄頁、頁29-173。
4. 李潼本名賴西安。
印記/簽名:
作者簽名:李潼
提供者:
祝建太
登錄號:
NMTL20130160008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綁頭帶的大神尪劃一...
主要名稱:太平洋的海拔和護照...
主要名稱:在小說的趣味中尋找...
主要名稱:證人劃一題名:親愛...
主要名稱:清流加注 俟河之清...
主要名稱:蒲公英的傳奇
主要名稱:古厝
主要名稱:浪子漢生
主要名稱:凋(影本)
主要名稱:再說(影本)
主要名稱:仰望/鳳凰花開和外...
主要名稱:《樹靈塔》自序──...
主要名稱:請來浩瀚海洋看波浪...
主要名稱:魔弦吉他族劃一題名...
主要名稱:砂金和西瓜劃一題名...
主要名稱:鏡子洞劃一題名:少...
主要名稱:擒龍俠士劃一題名:...
主要名稱:井中蛙
主要名稱:有一個故事(影本)
主要名稱:健行(影本)
主要名稱:星河之旅(影本)
主要名稱:心弦放鬆,彈一曲閒情
主要名稱:少年讀海—《蔚藍的...
主要名稱:薄荷糖
主要名稱:魚藤號列車長
主要名稱:船笛是再三的叮嚀和...
主要名稱:站在一段歷史的關鍵...
主要名稱:樹上屋劃一題名:親...
主要名稱:紙牌英雄的下落
主要名稱:寶石多過沙螺殼劃一...
主要名稱:水柳村的抱抱樹(影...
主要名稱:囍(影本)
主要名稱:咀嚼/臺灣檳榔和紅...
主要名稱:天鷹翱翔
主要名稱:傳說/森林靈塔和崇...
主要名稱:竹姿
主要名稱:人瑞逝世;做十六歲
主要名稱:海峽第一男主角劃一...
主要名稱:兩個恐龍迷
主要名稱:老螺絲的家書劃一題...
主要名稱:快樂的做老樹的新朋...
主要名稱:麻雀王劃一題名:親...
主要名稱:把門帶上
主要名稱:為雁鴨請求一塊保留...
主要名稱:蓮藕
主要名稱:隱山行
主要名稱:雁的歸屬
主要名稱:演技平拙的農村子弟...
主要名稱:深情/相思林木和秘...
主要名稱:再見天人菊(影本)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