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1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2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3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4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5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6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7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8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9張,共10張
  •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圖檔,第10張,共10張
列印
主要名稱:郭柏川傳:(五) 傳統與創新 (影本)
其他:民國85年1月|民國85年1月
類別:手稿
作者:王家誠
原件與否:重製品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10張共10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5.7*36.4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王家誠|郭柏川|子女|京美學院|媒材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敘述郭柏川自藝專辭職後,家庭及工作的概況。他因不接受日人威脅與利誘,處境艱難。後應聘京華美術學院,妻子也成為他的學生。期間子女相繼出生,臺灣所生二女亦接到北平同住。平日則致力研究傳統色彩的使用,與繪畫媒材的改進。後舉家搬至學校宿舍居住。(文/胡靜君)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10張共10頁,書寫於600字小木屋紙品稿紙。
2.第1頁標題下有作者署名。
3.第10頁為《郭柏川傳》第五章圖說。
4.本筆資料刊登於《炎黃藝術》第74期,1996年1-2月。後收錄於《郭柏川的生平與藝術》(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1998),頁50-59。
5.郭柏川(1901-1974),美術家、教育家。
6.張深切(1904-1965),文藝理論家、哲學家。
7.梅原龍三郎(1888-1986),日本畫家。
8.黃賓虹(1865-1955),書畫家。
9.吳昌碩(1844-1927),書畫家、篆刻家。
10.潘天壽(1879-1971),書畫家、篆刻家。
11.邱石冥(1898-1970),畫家。
印記/簽名:第1頁右下角有王家誠簽名。
提供者:趙雲
登錄號:NMTL20150270194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