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選擇查詢類別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的藏品圖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3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4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5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6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7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8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9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0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1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2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3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4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5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6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7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8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19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0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1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2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3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4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5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6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7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8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29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30張,共31張
  •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圖檔,第31張,共31張
主要名稱:我的聲音只有寒風聽見
成文日期:西元1995年9月
類別:手稿
作者:齊邦媛
原件與否:原件
藏品層次:單件
數量單位:29張共29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29.6*21.3cm
數位化類別: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關鍵詞:齊邦媛|布拉格|國際筆會|文學作家總統|一生中的一天
典藏單位: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本筆資料分為三個部分進行書寫,作者首先敘述她兩次分別以觀光客和作家身分前去布拉格所看見的景象差異,帶出布拉格的歷史、政治與文學背景。接著介紹捷克文學作家總統哈維爾,文字中充滿她對哈維爾崇敬之意,以及對61屆國際筆會的會前期待與會後收穫。最後,作者提到座談會的題目「小語言與偉大文學──小語言寫作者的難題」,讓第一次看到語言有大小區分的她感到好奇,同時作者也對另一場「小語言,偉大文學──我們自知幾許?」座談會上發生的事情與內容進行追記,在此得知蘇俄解體後,作家們各自回到獨立國家運用母語進行創作時所面臨的困境。最後在寒風中回答與護者臺灣好奇的提問。(文/何沁樺)
其他說明:1.本筆資料共29頁,使用「創世紀四十年(1954-1994)」300字稿紙。
2.本筆資料刊載於《聯合報》聯合副刊(1995.10.22-23)。
3.本筆資料收錄於《一生中的一天——散文‧日記合輯》(臺北:爾雅,1997.01),頁48-70。
4.本筆資料檢附該篇文章發表時的剪報。
提供者:齊邦媛
登錄號:NMTL20110310011
列印 大圖瀏覽
::: 地址:台南市70041中西區中正路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