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於網站內進行任何查詢操作必須要手動清除文字方塊內的預設文字否則將會以預設文字為條件進行查詢(預設文字是為了符合 3A 標準)
您的瀏覽器似乎不支援JavaScript語法,但沒關係,這裡的JavaScript語法並不會影響到內容的陳述, 如需要選擇字級大小,IE6請利用鍵盤按住ALT鍵+ V → X → (G)最大(L)較大(M)中(S)較小(A)小,來選擇適合您的文字大小, 而IE7或Firefox瀏覽器則可利用鍵盤 Ctrl + (+)放大(-)縮小來改變字型大小,如需要回到上一頁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 Alt+左方向鍵(←) 快速鍵功能,列印可使用瀏覽器提供的(Ctrl+P)功能。
跳到主要內容
:::
網站導覽
快速查詢
網站導覽
藏品查詢
分類瀏覽
典藏精選
作者瀏覽
圖像申請
典藏加值
藏品小故事
聯絡我們
我要捐贈
選擇查詢類別
全部類別
手稿
多媒體
其他
信札
書畫
報紙
期刊
圖書
器物
攝影
:::
藏品資訊
回上一頁
列印
當script無法執行時,可使用瀏覽器列印功能進行列印基本資料。
主要名稱:
丙戌詩作選抄(光復後感賦等篇殘稿)
成文日期:
丙戌年(民國35年)
類別:
手稿
作者:
詹作舟
原件與否:
原件
藏品層次:
單件
數量單位:
13張共13頁
尺寸大小(長*寬*高):
21.4*28.9cm
數位化類別:
影像(圖片)
是否數位化:
是
關鍵詞:
詹作舟│漢詩│王桂木│陳作忠
內容目次:
光復後感賦│歲暮感賦寄可以│偕可川重遊虎丘│次迂吾重遇日月潭感作│原子能|和竹軒見寄|官熱症|妙年許纓感作│聽正副鄉長候選人發表政見有感│讀論中國的出路有感│鬢絲|盆榕|競選鄉長|小池|假山|附以烏龍茶寄贈作舟|酬迂吾贈烏龍茶瑤韻|偶作|謁觀音寺|畫菊|碧桃|保甲會議|濟美規約|新篁|喜雨|自動車|觀濤|春柳|憶辮子|擘柚|買臣負薪|早梅|禿筆|惜花|籠鳥|賞菊|打稻|迎年菊|曉粧|秋扇|餞菊|飼鼠咬布袋|秋江盟鷗圖|登高|蘆花|蘇武|讀書燈|秋楓|星期日偕可以遊玩龍山里歸後賦寄|慈母八秩晉一喜賦|行醫三十年|送桂木之臺北|憂旱|寄鄉長作忠|和桂木步德安見寄|
典藏單位:
國立臺灣文學館
摘要:
本手稿闕漏不全,約有53組詩作,寫作時間集中1946-1948年間。其中五言詩〈行醫三十年二首〉回顧行醫生涯之心境;五言詩〈送桂木之台北次其留別原韻〉藉以表達對詩友的祝福;七律詩〈憂旱〉見乾旱將如何影響生活的焦慮心情;五言詩〈寄鄉長作忠〉描述其年事已高,婉拒永靖鄉長提出校醫一職的邀請。另抄錄有小逸堂同窗好友石迂吾之作〈以烏龍茶寄贈作舟〉。
其他說明:
1. 本筆資料亦見於《詹作舟全集》(四)頁374-376。
2.多頁佚失,致詩鈔內容不全(p.1後、p.3後、p.4前後、p.5前)。
提供者:
詹元雄
登錄號:
NMTL20110270048
-相關藏品-
主要名稱:花節酒集巷中體(影...
主要名稱:踏春詞(油印稿)
主要名稱:中華民國傳統詩學會...
主要名稱:歸里一鳴族姪孫治酒...
主要名稱:陳吳傳致詹作舟函(...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守夜殷...
主要名稱:鑲牙(三首)(七律...
主要名稱:無題名:衣裳艷樸分...
主要名稱:詩文稿(迎春遣懷等...
主要名稱:詩社社長辭呈擬稿
主要名稱:筆記(珊瑚網……)
主要名稱:應徵:順天宮聯句
主要名稱:農問稿存
主要名稱:新家庭必須具備的條件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潛園詩鈔 三
主要名稱:潛園詩草(戊戌初夏...
主要名稱:員林興賢吟社致詹作...
主要名稱:無題名:平分秋色負...
主要名稱:林孔昭的文學生涯
主要名稱:竹軒致詹作舟函(0...
主要名稱:拾錦
主要名稱:震災痕
主要名稱:次竹崖兄原韻;甲午...
主要名稱:溪居 七絕魚韻
主要名稱:潛心養晦渾萬事,園...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餘韻漸...
主要名稱:無題名:催歸臘皷夕...
主要名稱:節約能源(二首)(...
主要名稱:員林興賢吟社致詹作...
主要名稱:無題名:天理人心本...
主要名稱:雙十‧重九
主要名稱:周定山詩作散稿(二...
主要名稱:懷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
主要名稱:詹作舟先生詩文徵詩...
主要名稱:懷念詹作舟先生;詹...
主要名稱:豐年曲
主要名稱:全會二唱
主要名稱:拾錦簿
主要名稱:哭鷄
主要名稱:弔詩
主要名稱:興賢吟社第309期...
主要名稱:蘇學坡致詹作舟函(...
主要名稱:無題名:文啟後世千...
主要名稱:無題名詩稿:蕭瑟金...
主要名稱:詩稿(道中遇雨等篇)
主要名稱:詹母李太孺人告別典...
主要名稱:敬老會惠鑑「書有未...
:::
地址:台南市700005 臺南市中西區中正路(湯德章大道)1號 | 電話:(06)2217201 | 傳真:(06)2217232 |
版權所有 Copyright by National Museum of Taiwan Literature